周口师范学院知名校友_吴三桂死后,陈圆圆去了哪里

1天前 (03-12 17:42)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8880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77601
  • 回复0
楼主

周口师范学院知名校友

1. 赵书峰,博士,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口师范学院1994届校友

2. 陈文革,博士,教授,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口师范学院1988届校友

3. 刘伟,副教授,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周口师范学院1993届校友

4. 刘芬芳,副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周口师范学院1999届校友

5. 潘明栋,博士,副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周口师范学院1996届校友

有知名校友。
因为周口师范学院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其中包括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等,他们都为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周口师范学院毕业生、国家卫视著名主持人壹玖(周秀琳)、社交名媛、时尚博主芮小丹,以及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等等,都是周口师范学院的知名校友。
因此,周口师范学院有很多知名校友,他们的出现也为学院增光添彩,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吴三桂死后,陈圆圆去了哪里

提起陈圆圆,很多人并不陌生。她本来是秦淮河上的一名妓女,但是历史跟她开了一个“大玩笑”,让她决定了明末清初,三个政权,即后金(清朝)、大顺军(李自成军队)和明朝的命运。

周口师范学院知名校友_吴三桂死后,陈圆圆去了哪里

清代诗人吴伟业所做《圆圆曲》说: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不过,和很多历史上的女性一样(比如貂蝉、西施),人们最后只记住了她参与政治,影响历史走向的最辉煌一刻,至于她的身后世,最后魂归何处,却很少有人记得。

那么,陈圆圆最后的结局究竟是什么呢?

陈圆圆的身世:因家庭变故,成为秦淮歌妓,后被国丈掳走

陈圆圆本名陈沅,苏州人。关于她的记载,历史资料十分简单。官方史书中只有《明史·李自成传》和《清史稿·吴三桂传》有所提及。

陈圆圆小的时候,由于战乱和家庭变故,沦为秦淮歌妓。由于会琴棋书画,再加上长相眉毛,于是被当时的人评为“秦淮八艳”。

周口师范学院知名校友_吴三桂死后,陈圆圆去了哪里

后来,崇祯皇帝的国丈田弘遇,这个人为了讨好崇祯皇帝,打着皇帝的旗号到江南来采买美女,以此献给皇帝。不过,田弘遇回京发现,崇祯皇帝正为战事焦头烂额,根本无心找美女寻欢作乐。于是,他没有将陈圆圆献给皇帝,而是自己留在了府衙里。

一次,田弘遇宴请宁远总兵,手握十万精兵的吴三桂。在田府中,吴三桂看到陈圆圆,非常喜欢。于是就向田索要陈圆圆,田欣然同意。

周口师范学院知名校友_吴三桂死后,陈圆圆去了哪里

吴三桂收陈圆圆为妾,而后又被李自成大军抓走

后来,吴三桂将陈圆圆留在了父亲吴襄的府中。

也有史书,如谈迁的《国榷》、计六奇的《明季北略》等采取了《甲申传信录》的说法,认为陈圆圆被带到了宁远。

有人说,陈圆圆死于宁远,这是关于陈圆圆之死最早的说法,她没有活到清朝的建立。持这种说法的是著名作家姚雪垠(写《李自成》的那个),不过后来学者推翻了他的论断,觉得证据不足。

我们继续看历史的发展。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之上。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爱慕陈圆圆,就抓走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并掳掠的陈圆圆。

本来,那个时候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已经打算投降李自成,当他听说了父亲被打,陈圆圆被抓的事情之后,一时间决定投降清朝。

于是,就有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李自成大顺军在一片石的生死决战。当时,清朝大军在旁边观战,当两股势力打得两败俱伤时,多尔衮、豪哥等人率军杀出,一举打败了李自成大军。

李自成匆忙回到北京,烧掉了紫禁城,并登基做皇上,然后匆匆跑回了陕西。在这其中有个插曲,据说李自成想带陈圆圆一起走。但是陈圆圆机智的说,如果你带我走,那么吴三桂肯定会穷追不舍,对您不利。李自成因此作罢。

陈圆圆随吴三桂继续东征西讨,最后来到云南

清朝封赏了吴三桂,并命他马不停蹄的继续进剿李自成军队。吴三桂率领大军,打到了山西绛州。这时候,有人对他说,看到了陈圆圆。

吴三桂非常开心,命人将她接来。吴三桂和陈圆圆由此又在一起了。

而后,吴三桂率军一直打到云南。清廷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永远镇守云南。

根据纽锈的《圆圆传》记载,此时的吴三桂还没有忘记陈圆圆,她打算封陈圆圆为平西王妃,但遭到了拒绝。

而后,吴三桂封了别的女子做了王妃。随着时间的流逝,再美的美女也年老色衰了,吴三桂渐渐不再喜欢陈圆圆,身旁又有了很多年轻貌美的女子。

陈圆圆之死的另两种说法:成为女道士或者投河自尽

到了康熙朝,吴三桂谋反,建立“周”。陈圆圆似乎觉察到了此次吴三桂有可能兵败,于是以年迈为由,出家做了女道士。吴三桂兵败,也没有牵连到陈圆圆。这是陈圆圆结局的第二种说法。

道光年间,有一名叫阮福的文人,到云南实地考察了陈圆圆墓地,写了一首诗叫《后圆圆曲》。陈文述为这首诗写了一个序,说阮福在当地得到了一手资料,上面记载吴三桂兵败之后,陈圆圆“自沉莲花池”,投水自尽,这也就是陈圆圆之死的第三种说法。

不过,后世小说家(如金庸、二月河)更愿意相信,陈圆圆之死的第二种说法,也就是最后活到了吴三桂兵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编出更有意思的情节。

关于陈圆圆的各种记载多如牛毛,不过可以很确定地说,没有一个资料靠得住,因为正史上根本没有没有给她留下一丝痕迹。所以,陈圆圆的生平事迹,全都是出自文人笔记和民间传说。

按照这些资料的互证,陈圆圆名动秦淮那段历史相对可信。陈圆圆本名邢沅,自幼父母双亡,被姨母收养,改姓陈,苏州人。她自幼冰雪聪明,天生丽质,惊艳乡里,被贪财的姨夫卖到梨园,从此沦落风尘。

陈圆圆色艺俱佳,每次登台“观者为之魂断”,她的演出一票难求。佳人当配才子,陈圆圆的初恋情人叫邹枢,初嫁贡若甫,又被正房无情踢出。后来陈圆圆又与大才冒辟疆擦出火花,二人私定终身,山盟海誓,却因为战火错失姻缘。

再后来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游江南,一个有求于他的财主,花六百金买了陈圆圆,送给田弘遇。坊间也有说是,田弘遇强行掳掠走了陈圆圆。

陈圆圆进京后,民间传说她曾经被田弘遇送给崇祯帝,以弥补田贵妃去世,田家失宠的尴尬。可是崇祯帝国破家亡前夕,根本无心美色,仅仅两个月她就被送回田府。

吴三桂发达的时候,田弘遇想巴结他。在一次家宴上,田弘遇故意让陈圆圆席前歌舞,一下子搞得吴三桂拔不动腿,转不动眼。于是吴三桂厚着脸皮,向田弘遇求娶陈圆圆。田弘遇不光慷慨相送,还赠送一大笔嫁妆,就这样陈圆圆进了吴三桂的洞房。

崇祯十七年,吴三桂从陈圆圆的温柔乡里,恋恋不舍地回到山海关。不久,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杀,大明灭亡。大顺军为了搜刮财宝,将京城的所有富商官宦,集中起来拷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就在其中,“拷官”叫刘宗敏。

刘宗敏抓捕吴襄时,意外得到了一个宝贝——陈圆圆。哥们钻山沟,睡丛林,吃野菜,提着脑袋跟官军干,不就是为了今天吃山珍喝海味,揉娇妻抱美妾嘛,这会儿客气啥!于是陈圆圆成了刘宗敏的暖水袋。

山海关前的吴三桂,闻听陈圆圆被虏,冲冠一怒为红颜,他投降了满清,引兵入关,杀到北京,重新夺回陈圆圆。

十五年后,吴三桂因公被清廷批准云南设府,封平西王,陈圆圆总算彻底告别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到这儿为止,陈圆圆的生活状况,已经很少见诸于资料,她像过气的影星,无人问津。少量的“新闻报导”,差异很大,可信度很低。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正式举兵。五年后吴三桂病逝,不久三藩之乱平息,吴家后人大多被处死,陈圆圆却不知下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陈圆圆到底去哪里了呢?吃瓜群众们无比怀念你!结合民间各种资料,陈圆圆的下落有以下三种结局。

美好愿望型:携吴三桂幼子吴启华隐匿

这种说法最符合中国人的胃口,总希望她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吴三桂在失败前夕,让他的亲信马宝,带着陈圆圆和幼子吴启华,悄然离开王府,躲开了兵败杀的命运。至于他们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陈圆圆似乎没有生育,吴启华是否存在,亦或是吴三桂其他妻妾所生,不得而知。不过马宝确有其人,而且后来确实失踪了,似乎印证了陈圆圆的逃匿。

据说陈圆圆死后的墓碑上,被刻了一个“聂”字,耳,暗示“耳东陈”,双“又”,暗示“圆圆”。很明显这是后人附会,不可靠。

凄婉爱情型:投莲花池为吴三桂徇情

吴三桂设藩后,曾经想立陈圆圆为嫡妻,可是陈圆圆很明智:我本风尘女子,被多位男人过手,再做王妃,有辱您的名声。于是吴三桂只好另立王妃。

没想到,这位新立的王妃是个妒妇,看不惯陈圆圆受宠,总是想方设法给她穿小鞋。陈圆圆受尽欺辱,心灰意冷,于是削发为尼出家了(也有说是入观为道)。

吴三桂死后,尘埃未了的陈圆圆,来到莲花池旁,哭祭亡夫,然后投水而死。陈圆圆死后被葬于莲花池边,池边有陈圆圆画像两幅。1982年当地文物普查,找到了其中一副,被存放于昆明市五华区东寺街西寺塔的文化园内。

劳燕分飞型:色衰被嫌弃后终了佛堂

这种说法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却相对靠谱。

吴三桂称王后,很快就移情别恋,新欢替旧宠。史料记载,吴三桂除了嫡妻张氏外,还有多尔衮赏赐的四名满族女子,此外还有妃嫔千人。有一次吴三桂从吴中,一次购买十五岁以下美女四十人。

与这些年轻貌美,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子相比,陈圆圆相形见绌,此时的她已经年近四十,早已色衰。

在女人们的争斗中,陈圆圆败下阵来,据说,对她心生厌恶的吴三桂,曾经准备杀掉陈圆圆。陈圆圆探析吴三桂的心思,心生悲凉,自请遁入空门,“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

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而陈圆圆大约死于康熙三十四年,终年72岁。也就是说,陈圆圆的晚年,早已经与吴三桂恩断义绝,不大可能为他殉情。

其实陈圆圆本是乱世一名伶,在历史上无足轻重,她也远没有李香君、柳如是,这些同为“秦淮八艳”的姐妹,那么有才气和风骨。因为吴梅村的一首《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愣是把一个女人的命运,赋予了家国情怀,从此她的身上,多了后人附加的情愫,如此而已。

0
回帖

周口师范学院知名校友_吴三桂死后,陈圆圆去了哪里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