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小说可以推荐_有没有什么好看的末日小说推荐
有哪些小说可以推荐
根据我看过一遍的丶几遍的小说,向您推荐以下小说,供您参考:
(一)王树增写的长篇纪实小说《长征》,由于王眀错误路线和国际上派来的"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长征大转移。本书十八章分别是:突出重围丶绚丽之梦丶十送红军丶路在何方丶山河苍茫丶橘子红了丶血漫湘江丶恭贺新年丶夜郎之月丶残阳如血丶巴山蜀水丶金沙水畔丶喜极之泪丶黑暗时刻丶北斗高悬丶天髙云淡丶北上北上丶江山多娇。
书中附有真实的照片,长征路上的战斗激烈`悲壮,一幕一幕场景催人泪下,看过这本书,知道什么是长征,深深震撼受教育。
(二)〈英〉笛福写的《鲁宾孙漂流记》,他在太平洋的一个无名荒岛上生活了27年,发生了一件一件惊险事件。
(三)〈法〉大仲马写的《基督山恩仇记》,埃德蒙`唐泰斯被三个人联手陷害,押入黑牢"伊夫堡"中囚禁了14年,在地道中相识了长老法利亚,唐泰斯用尸体调包得以坠入大海浮出水面成功越狱。在长老赠给他的密图指引下,于基督山岛上挖出一个大箱子,那里有巨额财宝。从此,唐泰斯变成基督山伯爵,在巴黎上层社会中用了八年时间,化名水手辛巴德和牧师等等,搜集三个仇人的罪证,八年后,开始快意恩仇…。
(三)〈法〉儒勒、凡尔纳写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密岛》,惊险的故事一个接一个,这书看一遍根本不过瘾。
(四)〈美〉玛格丽特写的《乱世佳人》,女主人公郝思佳在南北战争时期的传奇经历。
(五)贾平凹写的《商州》,里面有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揭示出人生的良与恶,很有启发。
(六)眀晚期社会通俗`揭露小说《金瓶梅》(《金瓶梅词话》),那里除去西门庆残害、玩弄妇女的篇章以外,全书揭露了明朝中晚期封建统治的黑暗与腐败,通过西门庆这个人物,把封建统治的一切丑恶暴露无遗。
全书对山东临清一带民间民众的对话描写得真实而详实,俚语、土话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交往的语言联系。全书处处描写吃的场景,写得非常真实,如在眼前。《红楼梦》中关于吃的描写,有很多就是参考《金瓶梅》的。本着揭露与批评的立场,应该严肃认真地阅读这本书,注意:要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正版书,拒绝盗版书。
1.诛仙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2.飞升之后
真正的意难平!
3.七界传说
万灭徒,逆天子,相逢日,七界无!
4.求魔
苏铭的宿命!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耳根最好的小说,没有之一!
5.遮天
辰东的巅峰之作!热血!
6.完美世界
荒天帝传!
7.纯阳无神
这诸天神佛,皆是敌人!
8.神墓
一个死去万载的青年从神墓里爬出!
9.大劫主
改天易道!
PS:我的启蒙小说是诛仙,从此以后,不可自拔,你的启蒙小说又是哪一本了?
有没有什么好看的末日小说推荐
我看过一本《操在世界末日》,除去不雅观的内容,其实作者对主角方和敌对方人性剖析真是很到位!讲的是办公室男主,突然外面爆发丧尸,男主如何自救和救人,还讲到一女怀了异形boss!此小说能找到是河蟹版,想看完整版就看你的网络搜索能力!
看大家推荐的都是网络小说,我推荐两本属于纯文学里,大作家写的末日题材的小说。
路,【美】科马克·麦卡锡著,杨博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定价:24.00元
在国内文学界,科马克·麦卡锡的名头确实不怎么响亮。2002年国内曾翻译出版过他的“边境三部曲”(《骏马》、《穿越》和《平原上的城市》),除此之外我们对这位早已在美国红透半边天的作家知之寥寥,尤其他的那部入选二十世纪最出色的一百部英文小说的《血色子午线》至今还没有中文版就是一个佐证。直到2006年,如同寓言的《老无所依》被科恩兄弟改编为电影荣获多项奥斯卡奖之后,我们才逐渐熟知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作家。而他的这部《路》是他创作生涯中的第十部小说,2007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2009年又被改编为电影。
小说基本没有设定任何情节,开篇就是一对父子行走在路上,荒原上,废墟上,灰烬上,烧焦的尸体上,寂静的空气中。这是世界末日的到来,人类灭绝的道路上,他们要去南方。南方是目标,但是不一定是希望,也许已经没有希望。世界末日不分南方还是北方,但是他们依然设定去南方,只因为南方很遥远,需要父子之间相互支撑着走下去,活下去。南方永无尽头才好,那样他们才能不停步。走下去,不要停步才是他们的希望。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反过来说,只要有路存在,我们就能一直走下去,在路上比路的尽头更有蛊惑力,因为生命能挣扎着活在路上。
麦卡锡在这部小说中传递出了一种小说才具备的残酷的诗意。无论从开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描述,还是对一路上乡镇、荒野和都市的叙述,甚至在父子之间如同诗歌韵律和节奏对话中都能觉察出这种诗意的存在。但这种诗意因为黑暗、寂静、邪恶和废墟的存在,因为世界末日的到来,反而愈加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所谓残酷的诗意,在我看来仿佛是对这个世界的存在的最后一瞥,任何留恋和回忆都显得无足轻重。小说中,男人总在午夜梦回中醒来,想到因为无法面对死亡而自杀的妻子,想起她在月光下的晨曦中,着一件薄薄的玫瑰色睡袍,轻步穿过草坪向房子走来。这时,他恍然有所悟,“每一次回忆都是对事情本来面目的侵袭。就如派对上的游戏那般。说一个词,然后一个转告一个。所以别费力气了。然而,你对记忆所做的修改,不论察觉与否,仍保留着事实的核心”。这就是说,所有诗意的美好都只能保存在对往昔的记忆中,现实中存留的唯有愈走愈近的残酷和死亡。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奥地利】托马斯·格拉维尼奇著,郑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定价:29.00元
奥地利新锐小说家托马斯·格拉维尼奇的作品《一个人到世界尽头》(2006),同样是书写末日的题材,作者把角色的设定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最后时日的生活状态:在世纪末的维也纳,三十五岁的家居设计师约纳斯一觉醒来,发现所有的人都不见了。这样的情节设置好像并不新鲜,在许多小说中都有所沿用,但格拉维尼奇聚焦于约纳斯这个角色本身的心态和情绪变化,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非人化”到“人性化”的角色转变:这个世界上却是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变异的僵尸,没有黑暗中出没的吸血鬼,甚至没有一个动物的陪伴,只有他自己。而且这部小说中,也没有所谓科幻的背景,没有世界末日导致的原因,我们只知道这个世界上突然就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他该如何继续这种一个人的生活?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念头,如果这个世界毁灭了就剩下我自己的时候,我该如何去面对。但是这种幻想随着我们的成长,融入日益残酷的现实生活,早已消散不见了。日常生活的庸常性消解了我们召唤未来的能力,末日情怀的感伤早已在我们挣扎在生活中的时候潜入了更为深层的意识。而通过阅读末日情怀的小说和观看末日情怀的电影最多使我们陷入回忆的感伤,瞬间的清明代替不了日常现实的残酷性。但是格拉维尼奇在《一个人到世界尽头》中撇开了那种不切实际的“科幻”,运用了一种心理现实主义的书写手法,极为信服地写出了一个人在世界末日到来时从迷惑不安到困窘不明,最终陷入精神崩溃导致自杀的“悲剧”。这种从“科幻”到“现实”的转变是这本关于末日情怀小说的最大特点。当然,说这本小说揭示了一个存在的悲剧有些夸大,因为“悲剧”这个概念在一个人的世界上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从小说开始就能预示到约纳斯的结局必定是走向死亡,因为他没有办法去抗争,他缺乏抗争的对手,没有僵尸可杀,没有吸血鬼可以歼灭,没有恐惧的敌人在黑暗中窥伺他的存在,没有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日复一日地游荡在那个空无的城市中,只能日渐陷入虚无的惶恐。
“几个月的时间里,在他自杀之前,他就这样走遍世界绝望地寻找生命的痕迹,寻找自己的回忆甚至别人的回忆,他望着那些房屋、城堡、森林,想着曾经看过这些景物而如今不存在的无数时代:他明白了,自己所见的一切无非就是遗忘,而绝对的遗忘从他不再存在的那一刻起,终将告成。”(昆德拉语)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记录下自己的名字,类似于“XX到此一游”的那种拙劣的留言,但是从这种单调的留言方式中我们却窥见了他内心肆意生长出来的恐惧:他害怕被人遗忘,哦,应该说他害怕被自己遗忘,被这个空无的世界所遗忘,但是遗忘却是他无可更改的命运。他所能抓住的只有过去的回忆,但是回忆却被现实的荒诞所削减,他逐渐无法分清现实与梦境,“他陷入了一种半虚幻半真实的状态,他就在这种状态下边梦边走,边梦边看,边梦边做动作。他听得见声音,看得到画面。他闻到大海的味道。他读出标牌上的字,这些字不久就变成了记忆的碎片,变成了梦境,甚至还变成歌曲,直往他耳朵里钻。有些他记得长久些,与之较量一番,然后彻底绝望。另一些,那些更抽象的,一闪就过去了闹得他心生疑虑,不知是否真的体验过。”怎么越读越像《盗梦空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