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机会做学校校长你会怎么做
第一,依法治校。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民主(全体教职员工讨论)制定校规校纪。
第二,实行集体班主任制度。所有教师都是班主任。
第三,科学落实对学生的个性评价,因材施教。
第四,分配上实行按“生.课时”计算绩效。
第五,校内不评优秀先进。
第六,开发校本课程,太极拳、医学常识和购物知识进校园。
第七,学校食堂零利润。
第八,组织人员(领导、老师和学生)每日必查学生出勤人数和学校卫生工作,学生寝室、教室、教师办公室、食堂、厕所和公共区域都要保持清洁干净。
踏浪是个官迷,在教育系统舞舞圈圈地混了半辈子,也没弄上个校长当当。今天题主瞧得起咱,给咱一个当校长发表施政演说的机会,那咱可别不识好歹,就算过把干瘾,也得唠上两句,绝不能让大好的机会白白地从咱身边溜走了,大家说是吧。
说话间,踏浪可就成了校长了。
照理说,踏浪作为一校之长,要把学校管理好,在三件最想做的事情中,第一件最想做的,便是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踏浪既然当上官了,自然就得像个官样,怎么可以还像现在这样事必躬亲?咱要学会用人,而且用人不疑。
第二件最想做的,当然是要到奖勤罚懒,不然怎么来调动老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有功则奖,有过则罚,做到恩威并用,绝不姑息迁就
第三件最想做的,当然是搞好后勤保障。兵法上不是说么,三军末动,粮草先行。踏浪作为三军统帅,有责任有义务把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学生的饮食和安全,搞得有模有样,让师生永无后顾之忧,他们是不是只能用勤奋工作和努力学习来回敬咱?当然是了。
看到这里,别说题主可能会和踏浪着急,各位走过路过的上仙也一样会上火,甚至有些大失所望,心中肯定在寻思,这个还用你说,是个人都知道的。
所以,踏浪还有下文,不然怎么会在前文开头用了"照理说"三个字。原来大家是并不喜欢照理说的。今天踏浪便来个剑走偏锋,出奇制胜,搞出三点自觉颇为标新立异的施政主张来,希望大家能够满意。
踏浪又看了下题目,觉得题主也是够难为人的。踏浪好不容易当上校长,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心目中那么多异想天开的好主张准备要实施,不酣畅淋漓地大干一番,真觉得对不住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谁料想却只让说最想做的三件事。踏浪无奈只能进行一番精挑细选,最后远中了最想做的"三个一"。哪三个一?请大家莫要心急,容某家一一跟您道来。
当上校长了,踏浪最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校园最显眼处,塑造一座雕像。
乍一看这标题,聪明如你,一定马上就会想到踏浪想做的是啥了。对了,踏浪一旦当上校长,一定要为我们这帮教书先生的祖师爷,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在校园内造一尊塑像。并在四时八节,让他享受香火供奉。
孔子是中国教育界的开山鼻祖,是中华文化无可争议的先躯,理应受此礼遇。在读书人心中,是应该把孔子当做神祗来顶礼膜拜的。我们今天说的话,做的事,无一不是孔圣人在二千多年前就教下的。可以说,读中国书的人,都是名符其实的孔门弟子。尊孔,在圣人面前执弟子礼,正是读书人的本分。
当上校长了,踏浪最想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在校园内开办一个大讲堂,专授国学,而且亲自主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踏浪作为一名校长,理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国学十二道,一道一乾坤。那些国学经典,是中华思想文化的精髓,是圣人先贤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稂,我们没有丝毫理由不让它们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
何谓国学十二道?讲的是孔子的为人之道;老子的处事之道;庄子的养性之道;孟子的君臣之道;荀子的学习之道;孙子的韬略之道;管子的教练之道;韩非子的统驭之道;鬼谷子的权谋之道;大学的修身之道;易经的天地之道;禅宗的生死之道。
当上校长了,踏浪最想做的第三件事,便是在校园建立一支纠察队伍,严肃校风校纪。
学校,是另一种形式的军营,是不可侵犯的圣洁之地。校风校纪纠察队的主要职责是,对外阻止和斩断一切敢于伸向校园的魔爪,保障校园环境安静祥和,不受干扰;对内督查全体师生的行为操守,对不符合教师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让一切歪风邪气没有半点滋生的空间。
校风校纪纠查队人员构成情况。队长:德育副校长;队副:德育主任;成员:德育干事、安全干事、学生会全体成员。
好了,踏浪的施政方略到这里才算是发表完毕,是不是也到了该下课的时候了?只是官瘾还有点没过足,看来只好看下次还有没有人再给机会了。
请大家多多指教,鞠躬致谢!(掌声!掌声!!掌声!!!拜托,能否再热烈一些?)
听说过萧规曹随的故事吗
曹参在萧何之后为相,对于萧何留下的规矩他都没有改动,所以叫萧规曹随。是因为曹参知道自己的本领没有萧何大,治理国家的手段也没有萧何高明,所以曹参就沿袭了萧何的规矩。
如果我有机会做学校校长,先掂量掂量自己会不会比前任校长做得好,有没有人家本事大,如果没有,先规规矩矩的作,不要上来就改规则改措施。
校长这个职位是个很关键的职位,兵家有云“先胜后战”,先要知道自己能不能胜利(有没有良好的效果)再去战斗(改规则)。
谢谢你的提问,我是一名从教三十余年的教师,也有近20年学校主要管理者的经历,在这方面有些体会,愿意与各位做些交流。
我是2004年通过公选(理论考试、民主测评、现场答辩)做了学校校长,这么多年的管理经历,我的体会是:
一是校长必须是一位好教师
我担任学校校长十余年时间里,都承担了语文教学工作,而且教学效果一直很好,在每次中考中除了自身任教学科在区级学校同序列前茅外,还应团结协作其他教师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正因如此,我在2009年评为重庆市级语文骨干教师。
二是校长做好教师还更要会管理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除了自身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外,还应该带领自己的管理团队,教师队伍一起前行。要在管理团队、教师队伍凝心聚力方面下功夫,要积极抓好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和师德修养提升,因为这是学校办学质量支撑的最关键力量!
三是校长应该公平公正,没有私心,要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评职晋级、年度考核等。
四是校长作风要民主,不简单粗暴,要做协作的表率,要善待每一位教师!既按照制度管理学校,在守住底线前提下不缺人文关怀!
总之,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望做了校长后殚精竭虑带领学校全体教职工承担好“立德树人”的重任!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将无责害死三军”。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指挥者和组织者,校长权虽不大,却关系着一方教育的兴衰,校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我们学校当前的兴衰来看,我要做校长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学校制定的各项政策要切实执行,不能朝令夕改,看人下菜。
学校制定各项措施时一定要慎重,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应以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为根本,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为依托。而且制定后要坚决落实,要保证措施的可执行性和长效性,不能刚在会议上宣布完一项规定,还没三天,就因个别人而废弃。
比如我们学校,在制定与教师密切相关的职称评审措施时,就出现了一年三变,谁都没晋上级。下一年又变,变化的结果是,校长晋级了,与校长走得近的晋级了。
职称评审这件事,寒了多少一线教师的心,上级领导真该查查看,各学校的校长在职称上是否都走在了同行们的最前列。
二、账目要公开,切实做到不贪、不占。
前几天看了一篇报到,西安市某小学21名教师联名举报校长滥用职权克扣工资等行为。
举报材料反映,陈某某存在克扣老师工资,私拿已离职临聘老师工资,要求老师将部分午托费存入私人账户后再取出已现金方式给到其手上,不符合贫困党员资格却领取补贴,经常要求老师为其购买各种东西,但不支付费用等行为。
而这位校长的头衔有很多,全国课改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首批专家资料库成员,西安市学科带头人 ,西安市骨干教师等。
看这一溜头衔肯定认为她是一位好老师,但她却因为贪财、好占他人财物等遭全体老师的联名举报。因贪财让全校老师反对,她也是校长中的极品。
手中稍有点儿小权利,就想着为自己谋点私利的校长是走不远、干不长的。
三、切实做好教师、学生生活的服务者,思想的引领者。
学校作为育人之地,校长必须重视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建设,切实做好教师、学生的服务者。让教师、学生在生活、教学、学习中无忧。
这一点我们学校的校长做的就比较好。以前学校教室、寝室没有电扇,前年新校长来了之后,先安了电扇,又铺了水管,修了厕所,师生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接地气儿的校长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谁都想当一个好校长,而要当好一个校长,必须舍弃一些东西,私心、私利、私欲等。
好校长,并不是用各种荣誉、证书堆砌起来的,也不是用各种学科竞赛、升学率和名师专家包装起来的,而是能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教育人、培养人和发展人。
如果我有机会当校长,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营造良好的工作育人环境。
校长要创造优美的环境,为师生工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让教师工作舒心,学生学习有劲头。这样才能出成绩,出人才,给学校的带来好的口碑。
二是奖惩分明,严格执行制度。
一个学校要有活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局面,就必须奖惩分明,让教师干的有奔头,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不能任人唯亲,凉了工作中出力人的心。
三是分工明确,抓好中层班子和班主任队伍。
校长不必事必躬亲,但必须分工明确,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校长抓好中层和班主任起到协调作用,遇到困难找校长,具体工作靠自己。
当校长不是靠理论就能当好校长的,需要实干需要智谋需要游刃有余,真正当上了校长就感觉校长真的不好当。
十多年前,我在一所乡镇初中任副校长,还真差一点就成为校长了。那时身边人都比较看好我,但时运不济,我由于某个政策问题离开了学校,心中还真有点遗憾。
如果我真成为校长,我会以老师为中心,制订三条施政措施:1、关注教师身心健康,2、公平对待老师,3、提高老师业务素质。
一、老师为立校之本,让老师快乐工作健康长寿是校长的首要职责。
为什么我要把老师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来抓?是因为我见过太多的老师英年早逝。
1、多位50岁老师不幸去世。
从2010年到2015年短短5年间,我任教的那所学校就有5位50多岁的老师不幸病故。当时有一个很怪异的现象,学校有4位体育老师,其中有3位陆续因癌症和脑梗去世,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53岁。人们总跟剩下的一位开玩笑,要他提前安排好后事。他整天忧心忡忡,担心得要死,找到学校领导要求不再担任体育老师了,说太晦气。
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觉得几位体育老师不幸去世的罪魁祸首是他们的不良生活方式。这几位体育老师年轻时都身强体壮,但抽烟喝酒特别厉害。平时都是嗜酒如命,没事就凑在一起拼酒——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逐渐毁了他们。
时间再往后推,当年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他是脑中风直接倒在讲台上以身殉职。
我曾看到一份资料,说老师的平均年龄只有59岁,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2、老师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
有人调查发现,目前教师中健康状态的只占10%,亚健康占45%,疾病前状态占24%,疾病状态占21%。这就意味着有多数老师处于不良健康状态。同时专家认为,呈现亚健康状态的大多是40-50岁中年教师。
3、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老师除了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有县管校聘、末位淘汰、职称评定等事,让人烦乱心慌。久而久之,必然产生职业倦怠感,我曾经听到一位年轻老师说:每天上班比上坟还难受。
严格来说,恐怕所有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老师。
种种情况,我要是做校长,第一件事就是要以人为本,想方设法保证老师们身心健康。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弹性工作制,废除原有的“六签到”制度,在保证教学时间的同时,将其余时间全部还给老师。
2、提出“健康工作40年,努力活到100岁”的口号,积极组织老师长期开展各种锻炼活动,开展各种体育竞赛。
3、每年组织学校老师全面体检一次,聘请有关心理机构对老师进行心理测评及心理疏导,必要时予以心理治疗。
二、公平对待老师是治校之基,让公平公正的阳光洒在每位老师的身上。
学校虽然不是肥缺单位,但涉及到老师切身利益的事项仍然不少。像评优评先,评审职称,课程安排等等,如果处置不当,特别是不公平公开,就会让老师伤心寒心甚至心灰意冷。
如果我是校长,在这方面我做到三点:
1、将所有评优评先名额全部分配给一线老师,公开评定。
2、职称评审、老师评聘过程全程公开透明,凭能力和品德,杜绝暗箱操作。
3、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民主治校,重大事项由教代会集体决定。
三、提高老师业务素质,办对得起人民群众的学校。
老师教书一辈子,如果当校长的不注重提高他的业务素质,不仅导致他误人子弟,而且他本人也会在越来越严格的评聘中最终会落聘失业。
我当校长,一定要对每位老师负责,要让每一位老师在我的任期内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成长。
1、逐环节夯实每位老师的常规教学过程,让每位老师都胜任自己的工作。
2、开展多种业务素质培训、竞赛活动,促使老师重视提升自己。
3、自己不脱离教学,带毕业班语文课,以教学引领教学。
总之,我要做校长,一定以老师为核心、重心、中心,建立起一个凝聚力、战斗力超强的团队,努力让每位老师身心健康,心情舒畅,教学有方。
1.做好招生工作。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所以,做好招生工作,特别是招收优质生源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做好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俗话说:“要想火车跑的快,需要车头带”。一支优质的管理队伍的建设是一个校长必要的工作。同时,师资力量不容忽视,所谓教学相长,好学生要有好教师才能学的更好,而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也需要好学生的推动。
3.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学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所以制度好不好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
当然,学校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如果是一群成熟的学校,新任校长基本上都是按原定计划安排工作。但如果是一所新学校,以上三点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
如果我做学校校长,我只努力做好三件事:
1.给学校明确定位,确定一个健康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2.倡导积极进取、团结和谐的干部作风。
3.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健康的教职工人文生态环境。
因为首先有了学校明确的定位与发展目标,校长心里就会有底有数,也会有动力有策略。而不是盲目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接下来就是带着自己的团队去努力实现目标。那么,团队不外乎两大部分,就是领导班子与普通教职工。把这两大部分主流经营好了,大局也可以基本稳定了。
领导班子首先是思想见识格局与能力问题。领导团队健康了,然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具体细节校长就不用过分操心了。
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与命脉,因而,有见识有智慧的领导必然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教职工健康人文生态环境的营造上。
教职工队伍若没有健康的、整齐的理念,就很容易沦为乌合之众。都说知识分子不免清高,校园里更流行着“同行相轻”现象。因而,嫉贤妒能甚至窝里斗现象弄不好就会是教职工队伍
的汹涌暗流,严重阻碍学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