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为什么竹子开花要搬家?
俗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子开花为什么要搬家?
1983年,四川和陕西部分地区的竹子大面积开花,138只大熊猫死亡。竹子在60-80年开花一次。“竹子开花”有多可怕?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138只大熊猫死亡
1983年春天,四川卧龙、蜂桶村、九寨沟、陕西佛坪等自然保护区的竹子大面积开花。当地居民从小就习惯了绿竹,但很少有人看到竹子开花。当每个人都感到新奇时,村里的老人惊恐地说:“一场灾难即将发生!”
老年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竹子每60-80年开一次花,但开花后不久,竹叶就会变黄脱落,竹竿就会褪色变黄,竹鞭甚至会变黑腐烂,最终竹子会大面积死亡。
熊猫的食物很单一,挑食者只吃竹子,尤其是伞竹和箭竹。吃饭的时候,他们也很挑剔。他们喜欢吃粗竹笋,不喜欢细竹笋;吃竹子的时候会扔掉皮,吃里面的肉或者竹子的中间部分。
熊猫的肠胃真的很不争气。它们对竹子营养的吸收率很低,约为17%。熊猫吃的食物不会被吸收,大部分熊猫吃的时候都会排便。
如果你仔细观察熊猫的粪便,你会发现大量的竹渣,超低的吸收率导致熊猫总是饿,他们只能继续吃,熊猫每天吃竹子近16个小时,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生活用来“吃”,所以每次你去动物园看熊猫,会发现熊猫不吃,或者在“吃”的路上,他们是合适的美食家。
当竹子开花后大面积死亡时,熊猫的食物来源将被切断。过去,熊猫只能忍受饥饿,而且它们很固执。他们不会轻易为自己更换“菜单”,也不擅长长途旅行和改变居住地。因此,许多大熊猫饿死了。
在四川和陕西部分地区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死亡后,当地部门积极救援熊猫。他们建立了一个救济营,为受影响的熊猫开放一个临时容器站,并组织了一个救援队。每个小组由四到六人组成,在山区搜索需要救援的熊猫,但不幸的是,许多熊猫死于饥饿。
当人们发现这些死去的熊猫时,它们大多是瘦骨嶙峋的,看起来完全不像以前那么天真了。
竹子开花导致大熊猫种群下降40%,卧龙只剩下90多只大熊猫。
为什么竹子开花?
竹子是一种高大的树草植物,可分为70多个属,约1000多种。竹子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
竹叶呈窄披针状,长约7.5~16厘米,宽约1~2cm,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mm,边缘一侧光滑,另一侧锯齿小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非常明显;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颜色浅,基部有微毛;薄而脆。竹笋长10~成年竹的绿色节数一般为30cm~15节之间。
竹花的形状与稻穗非常相似,呈黄色,有时与一些绿色、白色、红色、粉色等混合在一起。花穗中有三个雄蕊和一个雌蕊。
事实上,竹子开花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竹子在极端环境下的本能反应。
当气候长期干旱时,竹林土壤会变得硬化,杂草丛生,竹子会严重缺水,缺乏营养,因为竹鞭水平,也会影响竹子的光合作用,其氮代谢降低,糖浓度增加,然后导致糖氮增加,然后花芽逐渐形成,竹子很快就会开花。因为竹子在开花过程中消耗了太多的营养,竹子很快就会死亡。
由此可见,竹子的开花实际上与恶劣的环境有关,并非不祥之兆。
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的起源
“竹子开花,立即移动”这句话的意思是:竹子开花可能预示着灾难的到来,所以看到附近的竹子开花,最好迅速移动,远离是非。
为什么“竹子开花”被视为“不祥之兆”?
第一:有人将“竹子开花”现象与一些重大事件联系起来
据报道,公元1174年、1598年、1643年和1790年,中国发生了大旱。巧合的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竹子开花”的现象。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依靠天气吃饭。当天气干燥时,田野里没有颗粒。许多人只能挨饿,甚至被迫成为“流民”到处乞讨。有些人死于饥荒。如果他们不及时处理,就会出现瘟疫,瘟疫的流行会导致更多的人感染和死亡。
饥荒、流民、瘟疫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此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蛊惑人心,发动叛乱。
公元1643年,出现了“竹子开花”现象,这一年的大饥荒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明朝就江山易主。
很多人把这些变化和“竹子开花”的现象联系起来。很明显,这种联系没有科学道理。把风马牛不相关的两件事放在一起太牵强了。
其次,竹子生命力顽强,开花后大面积死亡,令人惊讶,进而产生联想
中国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竹”一直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内涵。竹子笔直、坚韧、挺拔,象征着坚强、不屈、谦虚和尊严。
郑板桥曾在《竹石》中写道:
坚持青山不放松,立根在破崖中。
任尔东南西北风,千磨万击依然坚强。
诗歌赞美的是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如此坚韧的竹子在开花后大面积死亡,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的恐慌,有些人甚至有搬家的想法。
第三:竹子开花周期长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竹子的开花周期很长,平均周期约为60-80年,这与竹子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密切相关。许多人甚至从未见过这种奇怪的场景。
人们常常对奇怪的现象感到好奇。当他们发现“百年一遇”的开花现象没有带来繁茂和枯萎的死亡时,他们不禁感到恐惧,认为这种异象是不祥的迹象。
尚未证实的说法
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竹子开花可能与地震有关。他们指出,竹子开花发生在历史上的几次地震前后。
1974年,岷山的箭竹相继开花,不久就大面积死亡。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大熊猫没有竹子吃,遇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当时,有关部门考虑将那里的大熊猫迁移到龙架上。
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再次发生,震级为里氏7.2级。地震后不久,“竹子开花”现象陆续出现。
虽然有一些数据,但判断竹子开花与地震有关太早了。如果真的能证明两者是相关的,那么“竹子开花,马上搬家”这句话就不难解释了。
结束语
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流传着许多谚语。许多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有些谚语很科学,但有些谚语不一定科学。我们应该把它们分成两部分。
“竹子开花,马上搬家”这句话把竹子开花当成不祥之兆,没有科学道理。竹子作为一种植物,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开花只是它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的自然选择,对人们的行为没有指示意义。
这里要提醒大家,在看待一些奇怪的自然现象时要保持理性,要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读,不要误传错误。
你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样?请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