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宫里的宫女和太监结为“夫妻”,皇帝为何不严厉禁止
古代皇宫里的宫女和太监结为“夫妻”,皇帝为何不严厉禁止
就让葛大小姐来回答这个问题:
古代皇宫内的宫女与太监结为夫妻,不能叫做严格意义的夫妻,有一个私密的称呼,叫做“对食”或“菜户”。
“对食”和“菜户”称呼的起源!
明代《宫廷睹记》中有记载,宫女多称所配宦官为“菜户”,宦官称所配宫女为“主儿”。明清时期的宦官是不允许自己开火做饭的,太监晚上值班的时候,膳房就会为太监提前准备好饭菜(不是御膳房,御膳房是给皇上做饭的),并不是谁都能随时吃到热饭菜的,面对冰冷的饭菜,太监往往去找相好的宫女去热一热饭菜,这么一来二去的,感情就升温了,就走到一块了。
其实,想想这种事情也很正常,太监虽然是个不完整的男人,但是看到皇上夜夜当新郎,自己却天天当出气筒,干粗活,找一个感情慰籍也不过分,宫女和太监差不多,宫里规矩多,压力大,要想被皇上宠幸,飞上枝头变凤凰基本比登天都难,宫里呆久了,也很寂寞,刚好,太监来了,虽然不是真正的男人,但是聊胜于无,两个人走到一起来,无非就是聊聊天、吃吃饭,虽然不能有身体上的慰藉,心灵上却能够得到很大的鼓舞。
太监算不上正常的男人,但是,那些相貌俊俏、油嘴滑舌、心眼活络、路子灵通的太监,就格外受宫女们的青睐,做一些望梅止渴、聊胜于无的荒唐事,平时帮宫女做一些体力活,宫女给太监做点好吃的,相互体贴,晚上没事就数数星星聊聊天,这种生活还比比较单纯的。
其实,这种非正常的配偶关系,也是非常可悲可叹的,深宫如海,无论太监还是宫女,一脚踏进去,就归期茫茫无所知,一辈子孤独终老,找个伴,搭伴过日子,排除一下寂寞,也是人性的释放。
据末代太监孙耀庭回忆,他年轻的时候像正常人一样有欲,对女人异常感兴趣,于是和身边玩的好的宫女对食。大太监魏忠贤发家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和皇帝的奶妈搞到一块儿(对食)了,太监和宫女结成挂名夫妻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于一个宫女入宫很久而无对食,会遭同伴取笑为“弃物”。
电视剧《宫心计》和《甄嬛传》里都有对太监和宫女对食的描写,例如《宫心计》里的司诊和布公公,《甄嬛传》里的苏培盛和谨汐,如同情侣以上,甜蜜幸福,温馨浪漫,甚至得到他们主子的默许,为他们提供方便。
这种“对食”和“菜户”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严厉禁止的
皇帝可以三千佳丽,却不允许太监和宫女产生感情,因为在古代帝王眼里,太监就不被当人看,地位非常低,他们的感情完全不在皇室的考虑范围之内,而太监制度本来就是泯灭人性的,怎么可能考虑他们的感情生活呢。
所以古代帝王对太监、宫女这种感情处罚是非常严厉的。
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明初若有宦官娶妻者,将以严酷的剥皮之刑进行惩处。万历皇帝对于对食的现象是非常憎恶的,“每闻成配,多行谴死,或亦株连说合媒妁,多毙梃下,然亦终不能禁也”。
但是,这种“对食”是根本不可能禁止的,因为,人性是无法泯灭的,你自己佳丽三千,人家只是谈一场精神恋爱,你就剥皮抽筋,是不是太过分了。
历代帝王最初都对太监控制比较严格,但是,以后的皇帝从小到大都只能接触太监、宫女,所以,对他们的依赖逐渐增大,太监的权利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想要禁止太监对食和娶妻就异常困难了。
例如明人笔记《枣林杂俎》中,详细记载有魏忠贤与朱由校(熹宗)的奶妈客氏之间私通的事,客氏本来的菜户是兵仗局掌印太监王国臣,客氏劈腿魏忠贤后,魏和王大打出手,最后明熹宗不得不出面调停,杀了王国臣,才结束这段奇葩的内斗。
同治七年,安德海在北京最大的酒楼前门外天福堂大酒楼张灯结彩,大摆筵席,明目张胆迎娶徽班旦角儿年方19,艺名九岁红的马赛华为妻,慈禧太后特意赏赐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
大太监李莲英有妻妾四人,还认养了不少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