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得到特赦后,穷的叮当响,为何能为妻子留下了一大笔遗产
溥仪得到特赦后,穷的叮当响,为何能为妻子留下了一大笔遗产
1959年12月4日,北风呼啸的抚顺市略显萧瑟,但战犯管理所内却热闹非凡。
这一天,有一个特殊的战犯迎来了他的人身自由与春天,在经历长达"九年义务劳改"后,他终于获得特赦,以一个普通的新中国公民身份走出囚笼。自此世间再无紫禁城的宣统帝,反倒是多出了一个北京胡同的普通公民,此人便是末代皇帝溥仪。
特赦后的溥仪回到北京,昔日的江山早已不再是他的天下,旧时的住所如今同样需买购票才可进入。无家可归的他只好选择在五妹家寄居了半个月,过着没有户口且处处不便的生活。随后,了解基本情况的政府觉得也不能亏待这个旧时代的皇帝,于是就在北京西区给他安排了一个住所,溥仪这才过上了相对体面的生活。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产生疑惑,俗话说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讲溥仪也是做过几次皇帝的人,他之前用过的东西随便拿出来一件就是国宝,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境地?以及在他去世后的"巨额"遗产又该如何解释?笔者来为各位解答。
其实早在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前,苏联就已对日宣战,并攻陷了满洲国。8月11日,见大势已去的溥仪和随身官员及家属乘火车南逃,13日到达通化县大栗子沟。两天后日本投降,溥仪也随即颁布《退位诏书》。19日,打算逃离大陆远走高飞的溥仪在沈阳东塔机场候机时被苏联红军空降部队逮捕。对溥仪而言,这次的外逃计划落空不说,还葬送了他全部的财产。
苏军红军俘虏的溥仪随后被押往苏联赤塔市,上机时,溥仪的仆人携带的两个大皮箱引起了苏军士兵的注意,他们原以为里面装的是皇帝的龙袍衣着等生活物品。
但经打开验查,在场的人都哗然了,箱内装满五光十色的金银珠宝。其中有重量分别为218.3克和596克的两个金盘;用重量为34.8克拉的174颗钻石和两颗红宝石装饰制成的23K金昆虫形怀表;镶有石榴石和装饰表的23K金首饰合、红珊瑚手镯、纯金项链、纯金发针、珍珠饰品、青金石雕像等大小几百件名贵宝物。
溥仪的这两箱珠玉全是从清宫带出的,以备破落时享用,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却在苏联被哈巴罗夫斯克"截胡"了。
次年4月,苏联专家对这两箱珠宝进行了估价,约为478000卢布,显然是被人为地压低了价格。同年5月,溥仪被接到哈巴罗夫斯克的政府招待所赴宴。当地内务局的一名上校问溥仪:"溥仪先生,你打算怎样处理你的珠宝?我们苏联政府现为恢复国民经济发行公债,假如您同意把你的财物损献给苏联政府,那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溥仪明白此番话的意思,马上说:"我自己一直想提这个问题,若于没有机会,既然上校开口了,我很愿意把全部珍宝捐献给苏联政府,支持国家建设。"
说罢,立即就有人摆上了纸笔,溥仪即在纸上写了一段话:恳求苏联政府接受我的珠宝以利战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苏方签字的是古得利亚夫佐夫上校。至此,这两箱价值连城的珠宝被运往莫斯科,转交苏联国家保管局存放。
1950年8月1日,根据中苏有关协议,苏方将溥仪的两箱珠宝及其本人移交中国政府。但是,两箱珠宝经溥仪验查,少了许多东西,特别是溥仪本人喜爱的金剑不见了。后来从别的渠道得知,那把金剑和其他被扣下的宝物存放在苏联国家特别档案馆。
可以说,正是这次苏联红军突如其来的的空降,断送了溥仪后半辈生的荣华富贵。但也正是在这次特殊的经历,冥冥之中为溥仪孕育了另一笔无形的财产。
我们接着到政府安排溥仪住宿后的事说起。1960年2月16日,溥仪拿着北京市民政局的介绍信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报到,并于两天后正式工作,开始了自力更生的生活,这种平平淡淡的孤单日子并一直持续到1962年。直到他遇到李淑贤的那一刻。
溥仪的一生共有五个妻子:文绣跟他离婚,婉容出轨生子,谭玉龄却22岁暴亡,李玉琴更是直接改嫁,最后陪伴自己的就是护士李淑贤。溥仪曾经讲过,在自己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也提到过,谭玉林是他一生最爱的女人,但是李淑贤却是他感到最为甜蜜的一位。
李淑贤作为溥仪的最后一任妻子,两人虽说是闪婚,也有所隐瞒,溥仪隐瞒了自己的身体情况,李淑贤隐瞒此前的私生活。但在溥仪生命的最后几年,他还是毫无保留地将所有时光都花在了李淑贤身上,甚至是去世后,也带给她前半生不曾拥有的荣耀和财产。
1967年,和李淑贤相处后的第五年,溥仪因尿毒症救治无效去世,反观他留给李淑贤的遗产却少的可怜:生前所剩无几的工资,一个衣柜以及一些书籍。
乍一看,李淑贤似乎并没有从溥仪身上获得太多的物质遗产。但是,就在这些看上去并不算值钱的遗产中却有一份隐形的财富。那就是傅仪曾经为自己写过的一本书——《我的前半生》。也就是笔者前文中所提及的溥仪在战犯管理所酝酿的那笔无形的财产,此书一经出版,就成为了抢手货,时人都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皇帝之前的生活到底如何,争相购买,所以巨额稿费可想而知。
当然这些好处也都落在了溥仪的唯一法定继承人李淑贤身上。除此之外,或许溥仪也有一点贴身体己,不排除落在李淑贤手上的可能性,但当事人不提,外人是永远无法得知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