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巨匪袁刚做了什么坏事?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民国时期,四川巨匪袁刚做了什么坏事?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大家好,我是@枫韵文史。谢谢你的支持😁
关注枫叶的历史,枫叶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明国时期的四川巨匪袁刚。
1、袁刚其人
袁刚又叫袁玉成。1888年11月18日,他出生在四川省宣汉县一名贫困农民家中。1925年,当地地主派人征用粮食。袁刚的家人没有粮食交付,于是穷人把袁刚的母亲吊起来打了起来。袁刚愤怒地杀死了穷人。后来,他去了国民革命军20军杨森部当兵。
袁刚先是号兵,后来晋升为班长。然而,在乱世中,一个小班长什么都不是,所以他秘密组织了一个小团体来保护自己。他联系了丁勤轩、万炳成等8人组织“红帮”,他最大的年龄被大家推为大哥。
1928年冬天,杨森的20军被刘翔的21军打败,袁刚等8人带着短枪离开了队伍。杨部离开宣汉县后,袁刚等人通过川北通江县北到陕川交界处的大巴山区,进入陕南西乡县。从那时起,他们开始了强盗生涯。
2、袁刚做了什么坏事?
作为土匪,袁刚仍然是一个劫富的土匪,很少骚扰穷人。
有些朋友会认为一个有良心的土匪应该被诏安不应该被杀,那他为什么要被杀呢?
1.剥商人。
袁刚在西乡的一条重要商道上设立了一个私人关卡,以保护商务旅行为名,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名字,并征收了护士、印刷、检查等税款。与此同时,他还偷劫了富商,聚集了财富。
2.投降红军和叛逃
1933年4月,陕西军队38军参谋武志平找到了袁刚。他实际上是一名进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为了保持袁刚对红军的中立,他以陕西军队的身份为袁刚寻求了西乡县民族团体的总体职责,并给了他一些子弹。此后,红军在汉中开垦了一条地下交通线路,多次通过袁刚的大本营高洞运输物资,有效支持了四川北部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1933年4月2日,震动中国的“马尔岩事件”发生。红29军军长、政委、政治部主任等高级干部被混入革命的“神团”首领张正万残忍 杀人,革命基地受挫。事件发生后不久,袁刚就有了脱离红军的想法。
袁刚脱离红军后,积极针对红军。
袁刚自火并徐耀明后,多次带领部门骚扰当地红军,但都被击退。1934年初,由于川北战斗激烈,大部分红军驻扎在楼坪上的部队进入四川。袁刚立即率领部门出洞,公开与红军作敌。然而,经过我军几次打击,袁强盗的气焰急剧下降,他在高洞里萎缩,不敢轻易出动。
1935年初,红军撤离了建筑的北上。袁刚出洞四处夺地,独霸大河坝一带。几年来,袁匪在大河坝横行霸道,这让这一带的鸡犬不安,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
三、抗日民族大义前,为了保存实力,百般推脱。
77事件发生后,四川军队在刘翔的倡议下发布了四川抗日战争。袁刚明确表示,他将与四川军队抗日战争。结果,刘翔拒绝了他的要求,理由是民族团体没有战斗力。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蒋介石严令消灭四川、陕南一带的土匪帮派,汉中警察司令部司令朱绍周将袁刚列入清剿对象。1938年,朱绍周以抗日为名,封袁刚为团长,让他下山到汉口接受改编。虽然袁刚与国民党合流,但作为国民党民团官员,他看到蒋介石命令全国各地镇压土匪,因此他对改编保持了极大的警惕。因此,袁刚明确表示,他“受封不服”,拒绝离开老巢高洞子。
袁刚被镇压可以说是罪魁祸首。作为土匪,他有土匪的阴险和狡猾。面对民族正义,他多次被诏安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