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未雨绸缪典故出处?

3个月前 (10-29 13:45)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7802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56041
  • 回复0
楼主
未雨绸缪 :wèi yǔ chóu móu :绸缪:亲昵 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预备工作,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趁着天上没下雨,剥些桑树根上皮,捆扎窗子和门户, :居安思危、积谷防饥、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典故出处?未雨绸缪出自哪个典故?
  1.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2. 未雨绸缪典故出处?
  3. 未雨绸缪出自哪个典故?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未雨绸缪典故出处?

未雨绸缪 【读音】:wèi yǔ chóu móu 【阐明 】:绸缪:亲昵 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预备工作。 【出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译文】:趁着天上没下雨,剥些桑树根上皮,捆扎窗子和门户。 【近义词】:居安思危、积谷防饥、防患于未然

未雨绸缪典故出处?

出自《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未雨绸缪,汉语成语,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预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诗经·豳风·鸱号》是中国古代第1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1首诗。这是1篇用动物寓言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诗歌,诗中描写母鸟在鸱鸮挠往它的小鸟之后,为了防备外来的再次侵害,保护自己的小鸟,不怕辛劳。全诗4章,每章5 句。通篇以母鸟的口吻,逼真地传达出既丧爱雏、复遭巢破的鸟禽之伤痛,塑造了1只虽经灾变仍不折不挠重建家室的可敬母鸟的形象。

出自《诗经·豳风·鸱号》

出处】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诗经·豳风·鸱号》

【阐明 】绸缪:亲昵 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预备工作。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预备

【相近词】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相反词】临渴掘井

“未雨绸缪”的典故出自《诗经·豳风·鸱鸮篇》: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令女下民,或敢侮予?”

意思是,趁着天晴不下雨,取些桑树根皮,修补旧的窗户看他下面的人,谁敢欺辱 我?

未雨绸缪出自哪个典故?

1、【典故1】 “诗经”中有1篇标题为“鸱鸮”的诗,描写1只失往了自己小孩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紧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牢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伸为“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预备,以免暂时手忙脚乱。

2、【典故2】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3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3监不满。管叔等散布蜚语 ,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1首《鸱鴞》诗与成王。其诗曰: “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看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成王虽心中不满,然未敢责之。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1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周·佚名《诗经·豳风·鸱鸮》。[1]

该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预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1]

中文名

未雨绸缪

外文名

save for a rainy day

拼音

wèi yǔ chóu móu

近义词

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反义词

临渴掘井

未雨绸缪是1个汉语成语,该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预备工作。

典故出自: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攻灭商朝后,没有杀掉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而还是封他为殷君,让他留在商的旧都,但对他又不放心,所以把自己的3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封在商旧都的东面、西面和北面,以便监视武庚和商朝的遗民,称为“3监”。

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以及太公、召公等,扶助武王灭商立了大功,武王把他们留在京城镐辅政,其中周公旦最受武王宠信。

两年后,武王得了重病,大臣们焦虑万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表达 情愿代哥哥往死,请先王保佑武王恢复健康。祭毕,周公把祝词封存在石室里,严令史官不得泄密。事有凑巧,周公祝祷后的第2天,武王的病开始出现转机,周公和其他大臣都十分兴奋。但不久,过度的操劳使武王旧病复发,终不治身亡。年幼的太子姬诵被拥立为王,史称周成王,周公受武王遗命摄政。周公的摄政引起管叔等人的不满,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摄政是为了篡夺王位,从而引起了成王的怀疑,周公百口莫辩,离开京都。

不甜心商朝灭亡的武庚见周氏兄弟之间出现矛盾,就派人往联络管叔等,挑拨他们与周公的关系,同时积极预备起兵叛乱。周公经过两年的调查,终于查清谣言的来源,知道了武庚预备叛乱的情状。他十分焦虑,便写了1首名为《鸱鸮》的诗给成王。

0
回帖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未雨绸缪典故出处?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