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经曾国藩原文与译文?家训寄托着国人代代传承的文化精神我国第一部内容比较完整的家训是?
挺经曾国藩原文与译文? 原文: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私,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
挺经曾国藩原文与译文?
原文:
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私,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
修己治人之道,止“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四语,终身用之有不能尽,不在多,亦不在深。
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于德者,约有四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彦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知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挺经》翻译:
仔细思考古人在修身方面所下的工夫,成效特别显著的大概有四项:慎重独处,就会心胸泰然;庄严恭敬,就会身体强健;追求仁义,就会心悦诚服;正心诚意,则神灵也会钦敬他。涵养功夫当以“诚”为本。就是有“诚”可以化育天地万物,求诚须不欺,不欺必能居敬慎独,居敬慎独者必无私。为了达到“内圣”心法最佳境界,他以“修法十二课”来约束自己的身心。
家训寄托着国人代代传承的文化精神我国第一部内容比较完整的家训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家训是距今3000年左右的西周政治家姬旦所作《姬旦家训》姬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历史上称为周公。
《姬旦家训》包括 《戒子伯禽》和《戒侄成王》两部的家训,是我国最早的、正规的、有文字记载的家训,对后代影响很大。
姬旦在家训中提出了:以身立范,目标明确,立规成训,践行以证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可知,这反映的古代中国的家训思想有,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重视耕读传家.这些思想的产生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要求,同时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和科举制度的影响.
(1)思想: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重视耕读传家;原因:专制制度的要求;儒家文化的熏陶;科举制度的影响.
(2)变化:重视工商业;培养子女军事强国意识;原因:近代国门被打开,世界发展潮流的影响;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促使人们改变;爱国主义的情怀让士大夫主动寻求救国之路.
南山耕读书院介绍?
南山耕读书院,地点位于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附近,顺着秦岭山下的关中环线与太乙宫正街十字路口一路往南,经过西安翻译学院,旁边一排有当地风味的农家乐也可以让你驻足品尝美食。
顺着太乙正街一直往南,路边有个路口通往书屋,这段小路是一小段盘山路,由于坡度较大,自驾车辆可以停放在路边停车场,性能较好的越野车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行,步行的话大家可以顺途看看周边美景。
南山书院,前身为“石头丘草堂”,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建,面积8000多平方米。我们看到,整个南山书院傍山而筑,圆石铺阶,院门秀雅,透出浓浓的书卷气,更惹人眼的是围檐边一株宋人植下的罗汉树枝干遒劲、冠盖如云,它见证了书院的百年风雨。曾在此潜修的清代名士曾瑞春将书院与朱熹讲学的鹅湖鹿洞相提并论,足见这里环境之清幽。五个世纪前的明朝成化年间,就在培田这个小小的村落,七世祖吴祖宽伐木割草,盖了个“石头丘草堂”,聘请落魄秀才,教村里的几个孩子读书写字。“二公辑教椽可属,二三弟子读诗书”,可见当时的规模是非常小的,却是“开长连十三方书香之祖”。
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乃是客家教育的理想。后来,“石头丘草堂”就成为“南山书院”,扩大了建筑面积和生源,聘秀才、儒士为师,课程设置也逐步符合科举的要求。明朝正德年间,兵部尚书裴应章钦命巡视闽浙,先到汀州,再到连城游览冠豸山,然后过五石祭岭、攀千寻坡进入培田。也就是说,正是南山书院的那股文气把他给吸引来了。裴应章考察南山书院后感慨万端,挥笔题联:
距汀城廓虽百里 入孔门墙第一家
到清代乾隆一朝,从南山书院走出了一批翰林、国学,在朝廷供职的就有吴玺等七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