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谁带来的变革更深远

1天前 (03-07 18:44)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8489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69786
  • 回复0
楼主

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谁带来的变革更深远

单论变革来讲,瓜迪奥拉与穆里尼奥都出自于巴萨体系,穆帅是作为球队的翻译,而瓜帅是在青少年时期即在巴萨效力,乃至到一线队,职业生涯晚期到意甲的罗马短暂效力之后便在教练的处子赛季拿起教鞭执教。

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谁带来的变革更深远

瓜迪奥拉秉承了克鲁伊夫时期的tiki-tata打法,也就是box-box,通过球员间的短传配合寻觅空间,对于球员甚至门将的脚法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巴萨期间,通过梅西,伊涅斯塔,哈维的小个子阵容短传寻觅空间,把皮球控制于脚下,十分强调球队的控球率及在场上的控制力。

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谁带来的变革更深远


在带领巴萨获得史无前例的五冠王之后,瓜帅前往了德甲班霸—拜仁慕尼黑!德国足球的冲顶及粗旷的踢法随着瓜帅的到来发生变化,为拜仁带来了更为细腻的配合打法,再带领拜仁获得联赛,杯赛冠军之余更是创造史无前列的记录。

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谁带来的变革更深远


执教拜仁的两年后,瓜帅便前往英伦大陆,执教曼城。同时带来瓜帅所崇尚的短传配合,高控球率的打法。在第一个赛季的滑铁卢之后,本赛季高歌猛进,获得联赛杯冠军,联赛冠军也如趟然取物一般,当务之急就是像俱乐部层面的最高奖项—欧冠冠军发起冲击。

可以说,瓜帅是成功的,对于足球的变革也是影响颇大也更为深远。


再者聊聊穆帅,耿直,铁血,狂!可以形容穆帅的执教理念,防守反击,大巴战术在做好防守的同时寻觅进攻。穆帅对于球员的要求不像瓜帅要求的细腻,不需要细腻,而需要高大,壮实,更要有一股劲。再者,难以说明瓜穆孰强孰弱,而是面对不同的对手采用不同的战术体系,当然,时下的足球风格,笔者认为,无疑是瓜帅所带来的变革更为深远!

瓜迪奥拉与穆里尼奥两人的足球战术更像是冰与火之歌,一个豪放一个保守。


相对来说瓜帅的变革更深远,因为他打造了一种更华丽的战术踢法,在巴萨梦三的巅峰时期成全了史无前例的六冠王。穆里尼奥更专注于足球最基本的原则,防守第一。先立足于不丢球,再寻求进球,把防反战术更深入剖析,更加适用于现代足球。


08-09赛季的巴萨是无解的时候,那个赛季是瓜迪奥拉教练生涯初登幕前的第一个赛季,他在球员时代深受克鲁伊夫执教思路的影响,在做教练后把这种思路更加系统应用于巴萨青训体系和一线队,通过更有压制力的传控足球,来压缩比赛进攻的空间,把皮球牢牢掌控在己方脚下。


在巴萨那段时间,看到的足球画面几乎就是半场攻防战。场均70%的控球率和远超对手几倍的传球次数,让对手接近崩溃,只能被动挨打和输球,几乎遇到的球队都是如此。


当时很多球迷都调侃道,看巴萨踢球是纷纷欲睡的感觉,因为每场比赛的进展模式都是复制粘帖的。

但不可否认来给足球的改革重要性,从10年西班牙和14年德国的世界杯夺冠,其实看到了很多瓜迪奥拉的影子,都是在Tika-Tika足球基础上演变出更新颖式的足球战术。在这方面,不得不佩服瓜迪奥拉。

任何战术都需要合适的球员去执行,任何球队也都需要适合的战术去匹配,战术之间之所以存在相生相克,也是由于在不同教练运用下的妙笔生花,作为当今足坛两位成名已久的名帅,瓜穆之争从欧冠的舞台,再到伊比利亚半岛延续至英伦三岛,本文接下来就将围绕两位名帅,执教球队的一些典型案例探究他们在战术层面带来的那些深远变革。

瓜穆之争代表着截然不同两种风格的足球理念

狂人日记

魔力鸟穆里尼奥堪称是扛起反瓜大旗的第一人,“901超级大巴”就是用来对付梦三宇宙队的,在国米皇马期间与巴萨的对抗中狂人取得的冠军奖杯就说明了一切;到了英超两人再对交手时,曼城面对狂人执教的热刺,被对手的反击经常是一出手偷袭成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根据多场比赛赛后的数据统计显示:曼城热刺比赛中,蓝月亮的控球率往往都可以超过六成几乎达到了热刺队两倍,而在射门方面曼城在两队交锋时经常超过二十脚的射门数据往往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是中目标的,反观热刺这边,经常看到的是全场个位数的射门数据却往往决定的两队之间的胜负,想必在控球率场面被动控球率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热刺的恐怖进攻效率正是穆里尼奥战术的神奇之处。

三冠王时期穆氏防反就成为其拿手的战术便签之一

穆里尼奥自始至终都是一位重视战术细节与执行的的主教练,同时他更是一位务实的现实主义者,球队的场面永远都不是他放在第一位考虑的因素,但是只要拿到球权就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出球判断保持整体思路的流畅性,在这种战术思想的指导下,热刺球员虽然在传控方面甚至无法做到蓝月亮的四分之一,但他们追求的那种高效率却远远高于追求精细配合的蓝月亮,而正是这种近乎被压着打八十九分钟最后一分钟反击得手的“难看”场面,却经常可以在控球率是对手一半的在射门次数是对手不到三成的情况下最终取胜的制胜法宝,穆里尼奥所采取的这种战术实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效率型打法

穆氏反击堪称绿茵场上的快打旋风

穆氏战术前场高效的反击帮助热刺战胜蓝月亮

纵观俄罗斯世界杯上德国队德式传控的惨败,模仿巴萨式传控足球如果航海在太平洋中没有指南针似乎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不如说勒夫的德式传控已经被对手研究透了。纵观五大联赛,英超的利物浦凭借着高位逼抢、快速反击的血性战术独占鳌头,德甲拜仁意甲国际米兰在弗里克孔蒂等多变战术下的浴火重生正印证了足球的魅力正在于此,一代一代的战术变革催化出了战术之间的相生相克,而豪门之间名帅的比拼正是不断战术压制与变革中谋求更高的辉煌。

足球的魅力正在于其场上战术的多边形

4231的进化

球队初始阵型站位

4-2-3-1阵型创造性地将中场球员与锋线球员进行了结构性的支撑与衔接,位置灵活性解放了前腰球队对于组织与进攻角色的二者兼顾,而三冠王国米时期的荷兰前腰斯内德正是在狂人手下从皇马时期的郁郁不得志成为10年金球奖呼声最高的世界级球星,而基于葡萄牙人对于这一阵型新的改造正是从两侧边后卫套边后插上参与进攻开始,并与同样拉边的顺足属性的左右边前卫和前腰在边路区域形成的局部人数优势,球队前场中路的中锋与弱侧边前卫前插形成中路抢点包抄的人数优势,中场双后腰组合推进至中前场大禁区弧顶一带控制二点球并完成后插上进攻。在球队处于防守时,后腰在中前场可以保持“2-3-1”共6人的防守人数,或者整体回收中后场形成“1-4-2”的连守门在内7人的防守人数优势,同时在中前场的“3-1”人数也保证了抢下球第一时间按球权有足够的反击点。可以说,4-2-3-1阵型在当时对于足球技战术结构与打法的冲击和颠覆是革命性的

上赛季热刺经常采用的4231阵型

从四后卫到三后卫的进化

狂人的双后腰组合甚至为了限制巴萨时摆出的“三后腰”战术,都在有浓厚穆氏防守反击的球队留下了烙印,在热刺的第二个赛季穆里尼奥也经常玩了把时尚的“三后卫”,控球时右边后卫可以在中场区域变为右边翼卫,限制对手左边后卫的进攻插上同时向中路区域内收(与瓜帅的边后卫内收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时在中路的两名中后卫可以与弱侧的边后卫形成三后卫体现,同时与身前的双后腰形成若干个三角站位,在中前场由于边翼卫占据了进攻时的右侧边路,攻到前场中路后可以与前腰形成“双核”,如果逆足再高一点的边前卫还可以利用内切直接为队友制造助攻或者远射得分的机会,其身后留下的边路空间也为前腰的拉边创造了机会;由此可看出,狂人在热刺的战术便变革通过两个边后卫位置与战术职责的改变,将传统4-2-3-1变为在3-2-5或3-2-4-1两个阵型中灵活切换,对于中前场进攻在利用场地纵深宽度方面较传统的4-2-3-1阵型有了极大的提高,在中前场战术进攻选择方面的多变性与可选择性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根据球队现状及对手特点的三后卫阵型是Plan B

灵活跑位带来瞬时进攻人数优势的战术

后场己方持球时候狂人对双后腰的要求是回撤靠近三后卫形成若干三角传球线路增加出球路线保护后防,同时双后腰位置的回撤可以一定程度带离身后盯防的对方中场球员,对本方中场中路球员保持与本方前锋之间距离及为反击留出空间提前做好准备;由于中场中路防线与后防线的距离拉开狂人安排左右两边球员的拉边,可以有效利用球场的宽度同时具备突出反越位能力的“前锋-边前卫-前腰”前场反击组合三角站位也使得对方后防线不敢过于压的靠前,这样中场中路广阔的空当区域被制造出来,“中后卫-前腰”直接连线快速通过中场串接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热刺进攻攻推进,简化进攻中后场推进环节并最大程度的开发出进攻球员的潜力,在由功转守的第一时间形五人左右的进攻小组完成致命一击

多个局部区域的三角传球线路丰富了球队的战术打法

局部区域的以多打少提高了球队的进攻效率

狂人在进行战术的自我突破同时也继续寻找“斯内德”式的前场进攻核心,在有球阶段的前腰既可以适当回撤中场与双后腰形成正三角形的中场站位完成阵地进攻推进,也可以通过横向跑动寻找对方中路球员间空当形成的可能接球线路完成“中后卫-前腰连线”,前腰在中前场区域接球后利用周围无盯防球员或通过自身能力持球摆脱转身带球进行中路推进,或者也可以将球回敲至后插队友,完成向两侧边路的大范围转移,同一时间前插的两边边翼卫可以利用拉开后的场地宽度完成边路的突破下底或内切射门;当边前卫在边路持球进攻时,前腰还可以前插至禁区内与中锋形成双高增加禁区内得分点的人数,或者在向右球一侧完成倾斜破坏对方后防线的横向平衡性,利用中锋的回撤在中场边路完成接应将身后盯防的弱侧中后卫带离位置与此同时拉开其与弱侧边后卫的空当,同时边翼卫的存在可以利用弱侧场地宽度,使得对方弱侧边后卫无法正常完成后防线的整体横向移动,弱侧内收的边前卫在中路特定区域利用人数优势,后腰接球后完成斜向直塞以配合右边前卫的前插,瞬间形成边前卫插上进攻时候在大禁区附近的人数优势。

在4231阵型基础上的多种进攻套路

上赛季孙凯连线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热刺斯内德的升级版

由守转攻的发起点成为穆氏战术中的核心

瓜熟蒂落

从09年在巴萨开始,瓜迪奥拉弃用大中锋伊布开始就一直坚持自己的阵容不需要这类的高中锋,此后无论是在拜仁还是英超的曼城,西班牙人在技战术上的改革其实都是建立在一套熟练的传接基础上,拜仁与曼城在联赛层面上的统治力也证明了这套战术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行得通的,但为何一到欧冠赛场上无论在德甲有好莱坞之称的霸主还是英超新贵蓝月亮都无法再复制梦三宇宙队在欧冠赛场上的统治力呢?想必这与其固执抛弃高中锋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在这方面战术革新突破的可能性。纵观目前曼城阵中真正的短板其实就是缺一名有冲击力可以做战术支点的高中锋,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今夏曼城如此强烈的想要求购本土帝星哈里凯恩了。

传统意义上的中锋在瓜氏战术中并不受待见

翻开瓜帅的执教过往,这位西班牙战术大师尤以战术思路见长,从其起步的巴萨一直到现在的蓝月亮曼城阵中,中场好手多如牛毛包括哈白布、哈维阿隆索、D席尔瓦、德布劳内等世界级中场大师,也许正是得益于西班牙人自己球员时代就是踢的中场位置,所以在走上主教练岗位后的瓜帅在体系搭建和战术思路等方面可以做到独树一帜成为众多主帅模仿的对象。

瓜迪奥拉的球员时代足球哲学其实可以追溯至恩师克鲁伊夫“全攻全守”的战术思想,而谈到瓜迪奥拉的战术风格,TikiTaka是一个无法绕不开焦点,瓜氏传控足球要求球队整体阵型步调一致强调整体的移动,在局部区域形成以少打多的人数优势,关键区域的一脚触球并快速地将球传到最致命的地点由锋线或前插队员完成致命一击,通过控制球权的目的实现一种实质意义上的全攻全守。得益于瓜帅在执教上的天赋这套瓜氏传控打法实质上是基于前辈克鲁伊夫全攻全守体系下一次大胆地突破创新,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战术打法与前面提到的与他球员生涯是密不可分的,瓜帅是拉玛西亚青训营出品的第一批球员并在巴萨度过了其球员的巅峰期所以成为教练的他,在战术层面不可避免的深深烙下了巴萨的足球风格;而在瓜迪奥拉之前的巴萨足球风格主要是由三位荷兰教练(克鲁伊夫、范加尔、里杰卡尔德)奠定的基础,所以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这样定义瓜迪奥拉的战术思想核心部分就是出自这三位名帅的足球哲学,其中又以克鲁伊夫与范加尔这两位的对西班牙人的影响最大,在瓜帅的改革下克鲁伊夫全攻全守的战术思想+范加尔集体压迫成为其执教梦三的球队指导思想。

瓜帅的战术也是一种巴萨DNA的传承

战术完美主义追求者的木桶理论

瓜帅在战术追求上是一位是几乎偏执的完美主义者,其对战术近乎极致的追求不仅体现在比赛的结果上还体现在要赢得漂亮:而如果想要赢并赢得漂亮比赛中就不仅要取得更多的进球还要做到可以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可以掌控皮球,一个硬指标就是球队在场上的高控球率;事实上在西班牙人传控战术成功之前传统意义上的控球率并不是比赛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其实现在很多比赛也不是必要条件),就拿狂人穆里尼奥执教的波尔图国米皇马等球队来说,往往在场主动放弃控球准求反击中的一击制胜是我们看到的常态,而正是在瓜氏TikiTaka取得成功之后才开始流行的所谓传控足球让更多的主教练开始重视起对场上控球率的追求。

假设一支球队能在球权空间以及效率这三要素上都能取得优势的话,反应在比赛场上的必然是能取得碾压的优势,而瓜帅在战术上设计的核心正是围绕着上面三个方面,对应具体场上的实施就是:对球权的绝对把控、全攻全守局部区域的人数优势以及一脚触球与快速传接加皮球的快速运转;在西班牙人设计下利用对球权绝对掌控实现己方在时间空间上的的绝对优势而局部空间里人员优势又可以反过来帮助球队继续掌控控球,通过核心球员之间的节奏突然变化又可以在最危险的区域撕扯开致命的进攻机会从而保障球队能够在高效运转下可以随时寻觅杀死比赛的机会;因此这套战术的流畅运转对执行的球员技术要求之高也就使得瓜帅之前执教的球队不是巴萨拜仁这样的豪门就是背后有强大金主的曼城可以保证瓜迪奥拉能够顺利搭建起这样的体系并坚决执行下去。

对于瓜迪奥拉的队伍来说,比赛中某个特定时间的瞬间加速与进攻端的灵活多个的接应点是改变比赛走向的核心:可以看到曼城中后卫斯通斯的突然地上抢在断球之后第一时间策动反击(动图),这就要求球队的后卫在其强悍断球能力的基础上要有非常好的传球脚法作为提高球队上限的可能,在后卫断球发起进攻的第一时间与其齐头并进的是多名曼城中前场攻击手,而同时在横向接应的位置上也有多名随时可以接球路线供其选择,这样的反击使得对手在掐断传球路线上难以做到多线的兼顾,在中场由京多安分球给到侧翼的锋线队员,再由后者利用漂亮跑位再给射手喂球最终帮助阿奎罗破门得分并最终锁定胜利。

而在不断追求对皮球绝对控制的瓜帅眼中,基于目前曼城的人员储备继续花费6000万镑引进前英超MVP马赫雷斯以及今夏超过一亿转会费的大英帝星格拉利什就不难理解了,甚至在曼联官宣C罗转会前最大可能的下家其实正是蓝月亮;因为一旦瓜帅战术需要场上变为3511的话马赫雷斯与格拉利什是非常有必要加强,这也是考虑到阿坤走后,斯特林在这个阵型下更多将会出现在锋线靠前的位置而不再是两个边路(新赛季开始这几场费兰托雷斯看来更多有取代曼城7号出任顶在最前锋线的位置,这也许就是C罗假如来曼城后瓜帅安排的角色)。从曼城以往的比赛中可以看到,边锋出身的斯特林如果移到中路对球队的帮助价值也很大那也是因他是曼城阵中在穿插跑位效果最好的球员,通过斯特林搭档热苏斯或者费兰托雷斯可以在局部突然加速方面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假设右边路还有马赫雷斯这样的前英超MVP存在,变阵为3511的曼城将在场上发挥更加恐怖的控制力与杀死比赛的能力,而阵型的变化更多只是一个足球场上站位的定义,这其实也是瓜迪奥拉足球哲学的一部分;那瓜帅执教的曼城成为史上积分最高、进球最多的英超球队背后的战术创新又是什么呢?

经常看到曼城中卫断球后作为球队进攻发起的第一点

常规的3511阵型时常需要在334与244之间来回切换

边锋出身的斯特林在瓜帅战术中被赋予了前场更多的职责

改造中场

从改造中场到内收边后卫,这是瓜迪奥拉在蓝月亮战术上做出的关键战术创新:

之前曼城的中场有双核德布劳内和大卫-席尔瓦的存在,但是如果他们共同出现在中场并且平行站位,在三中场体系里这两名10号球员同时登场又如何可以做到攻守平衡呢?在此前几个赛季中英超冠军球队的中场搭配,他们往往在中场会安排两名攻守较为平衡的球员(或者一攻一守职责分工明确的搭配),而到了瓜氏曼城却直接安排费鸟与德布劳内大卫·席尔瓦三人的同时出场,这就是瓜氏曼城对传统三中场的改革与取胜的基础

比利时人与西班牙人的中场双核是蓝月亮进攻高效的保障

双核在球队进攻与对球权转化上的出色把控让曼城在中场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并且这是在没有让二人放弃进攻才华的基础上让球队踢出鲜明的战术打法,尽管德布劳内无法取得兰帕德那样进球如麻的漂亮数据,但球队的联赛冠军与能最大化发挥他个人进攻才华的踢发,着实让丁丁在瓜氏战术真正做到了如鱼得水,而这背后的英雄非费鸟莫属,作为一名典型的B2B中场球员现在已经成为一名世界级的防守型后腰,这期间的脱胎换骨无疑主要功劳正是出自瓜帅的战术变革,球队中场两名最具进攻创造力中场被主教练灌输了清晰的战术思路与纪律同时也没有遏制他们的进攻欲望,在强调身体对抗的英超瓜迪奥拉实现了用技术取得胜利与冠军同时也让曼城在技战术层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费鸟在蓝月亮战术体系中承担后腰中卫双重职务

埃德森效应

当初花费3500万镑引进埃德森时,媒体还对这笔转会持有非常大的怀疑态度,不经当时的巴西人还没有为国家队出场过,而且只有23岁的他也没有在其他豪门证明自己的经历,但随着巴西人出色的扑救出击的果断勇气还有不错的移动速度,这名初登英超赛场的门将就赢得了外界的一致赞誉,但除了为曼城带来更多的零封外,瓜帅看中的更多的是他脚下技术为球队战术变革带来的可能性。

巴西人埃德森在瓜帅战术中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门将

身为巴西人的埃德森可以成为在球队遭遇如红军切尔西等善于高压逼抢球队时,破解这一战术的团队发起人而这是他的前任哈特布拉沃等都无法做到的。据OPTA数据显示,埃德森没五百脚短传只有一次失误的恐怖成功率,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长传球,巴西人总是能够准确的把球传到前场队友的脚下,他的长传成功率可以超过半数高达50.9%,这项数据位居英超门将第一位,更重要的是曼城阵中并没有传统的高中锋,这项数据的存在非常符合瓜迪奥拉的战术变革,他的长传能力是球队得以继续执行西班牙人战术的重要保障。

巴西门将多次上演后场长传助攻队友得分的好戏

内收中路的边后卫

瓜帅刚到曼城时球队的边后卫是科拉罗夫克里希萨尼亚萨巴莱塔等人,在那时西班牙人并没有因为他们不是自己钦点的边后卫而放弃让边后卫在球队进攻时执行内收中路的战术,开始阶段的多次丢球后被打反击也遭到了外界的冷嘲热讽,但随着几个转会窗的过去,两个边后卫内收战术已然成为曼城战术特点的代名词,而这一战术的关键在于在中场双核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威胁球,对手中场球员在看防他们的同时是无法覆盖更多的插上队员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进攻空间,同时一旦己方在中场丢球边后卫自身的防守属性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配合费鸟联手瓦解对手的反击机会。

边后卫内收后的蓝月亮更多是以三后卫出现在场上

沃克坎塞洛这如今是曼城边后卫的首选

沃克坎塞洛津琴科等瓜帅引进的边后卫在这样的战术安排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球队的中场控球优势,德布劳内等技术型中场可以更为大胆地创造出足够的进攻空间,从而利用更短的时间制造更多杀死比赛的机会,他们出色的体能也保证了随着年龄增大费鸟无法覆盖的区域他们也可以一起完成中后场的脏活累活。

边后卫内收是蓝月亮的常规操作

结语--顺藤摸瓜

球迷经常看到的是一家豪门主帅的秀发用不了两三年就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般一夜之间白了头,在豪门主帅位置上的那个男人都是一群睿智铁血充满激情对胜利的追求异于常人的偏执狂,他们有的性格谦和,有的固执己见,但他们对于自己球队战术打法都是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逻辑的;而瓜穆这样的名帅为何如此受球迷追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战术研究上的精益求精,用体系搭建适合球队的战术而他们的战术体系又是建立在日积月累对战术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所以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的愈发普及,战术变革永远都不会有停止的一天,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恐怕足球也就不会再是世界第一大运动了。

瓜穆都是对战术革新孜孜不倦追求的名帅代表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欢迎大家来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支持我的观点,也欢迎点赞+关注“加勒比没有船长”的头条号,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喜欢。

瓜迪奥拉和穆帅谁带来的变革更深远?首先这个话题是变革。首先考虑的是瓜迪奥拉的职教的风格变革了还是穆里尼奥的足球理念变革了?这个才是问题的核心!

变革:本质的改变或者说制度的改变!这个是变革的意思。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都是出自巴萨体系。

瓜迪奥拉的打造梦三的巴塞罗那,和现在的曼城体系为代表!之所以说梦三,因为有了梦一和梦二体系的支撑和延续!瓜帅本身也是梦一,在克鲁伊夫在91和92赛季教导下的核心成员之一;梦二94到98赛季里杰卡尔德教练 带领的哈维,瓜迪奥拉等为核心的梦二。经过两次的执行之后,瓜帅传承了巴塞体系的梦三,以传控打法,超高的控球率,加上巴塞人才体系储备的完美结合,开创了梦三的传奇,是所有欧洲豪门的噩梦!江湖人称宇宙队,瓜迪奥拉所呈现的并非是变革,而是传承传控打法的巴塞,如果说变革:那应该是发明这种打法的克鲁伊夫(号称巴萨教父)!

穆里尼奥!出自巴塞体系

的助理教练。梦三的终结者!在皇马时期让瓜迪奥拉远走德甲。其足球理念,基本以强大的防守反击,钢铁般的意志。配上速度力量型前锋(卢卡库,德罗巴)。不注重控球率的打法,往往一击致命。在魔力鸟的眼里,比赛不是拿来控球,是拿来赢的。不管是皇马,还是国米,还是切尔西,通过穆帅的调教以后,往往留下穆帅的体系!而且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获得欧洲杯冠军!

属于变革的,是穆里尼奥
!传承属是瓜帅!不管如何:我们不能否定两个大师在足球理念上的先进性!因为胜利属于他们!多元化的文化体系,足球理念,让我们欣赏更多的精彩!

穆里尼奥带来的变革更深远。

战术水平不分伯仲。

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目前的处境天差地别,但其实水平一直都是一个层级。只是穆里尼奥太过执拗,外界越是抨击他某一方面,他就越是要用某一方面打外界的脸,这个过程必然是坎坷的,也会浪费很多契机和成就。可以说他跌落神坛是自己的个性所致,并非执教水平。通过曼联后续几年的表现来看,穆里尼奥这近几任主帅当中表现最好的,也是唯一拿到冠军的教练。曼城给予瓜迪奥拉充分的时间和权限去引援和管理球队,而穆里尼奥离队之前就已经被架空。因此现在的境遇差别并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个性所带来的不同抉择。

穆里尼奥建队能力更强。

瓜帅无论在巴萨、拜仁还是曼城,都需要高身价的大牌球员撑起他的体系,他更善于使用大牌,而不是打造大牌。即使近些年引进的坎塞洛、迪亚斯、格拉利什没有巴萨拜仁球员那么大名气,但也都是在各自球队打出世界级表现之后才被瓜帅相中的。

他的拼图需要围绕几个世界顶级球星来打造才能实现更高成就,如果给他一套当年波尔图和国米的阵容,他可能连欧冠四强都进不去。

穆里尼奥刚好相反,他更喜欢把一些实力派球员调教成巨星级。比如波尔图时期的德科、卡瓦略;切尔西时期的兰帕德、特里、德罗巴;国米时期的米利托、麦孔、斯内德;皇马时期的莫德里奇、迪玛利亚、厄齐尔;罗马时期的扎尼奥洛、亚伯拉罕……

尤其是当年带国米时,那支踩着西甲冠军、英超冠军、德甲冠军最终夺得欧冠的阵容身价是多少?说出来你可能都不敢相信。

先说穆里尼奥为这支三冠王国米的主力阵容买了哪些人?

从意甲保级队热那亚买来了米利托、卖伊布当添头送来的埃托奥、在拉齐奥半个赛季19场0进球0助攻的潘德夫、三个青训球员平换来的保级队球员莫塔、在皇马踢不上球的斯内德、800万欧元从拜仁来养老的卢西奥……

而他来到国米之前的班底,萨内蒂、坎比亚索、齐沃、斯坦科维奇、萨穆埃尔、塞萨尔、麦孔这七个人加起来转会费总和只有4200万欧元,而欧冠决赛夺冠的11人阵容,加盟国米的身价总和只有1.08亿欧元。

就这套阵容,能在瓜迪奥拉球队打上主力的球员估计超不过4个,估计也就埃托奥、麦孔、萨穆埃尔、塞萨尔能在他的曼城踢上球。

不说别的,敢把半个赛季0球0助攻的前锋、保级队的前锋、保级队的中场、皇马大半个赛季踢不上球的球员组合起来放在国米当主力,这种魄力是瓜迪奥拉不具备的。

瓜帅点名当主力的每一个球员不是来自豪门的主力就是非豪门球队的头牌。所以在建队能力这方面,瓜迪奥拉反而是跟穆里尼奥是存在差距的。过往战绩证明,穆里尼奥能带豪门也能带平民球队取得好成绩,瓜迪奥拉只能带挥金如土的球队才能完成阵容拼图。

在离开英超一线豪门加盟意甲二流球队时,很多人对他的看法是没有豪门愿意要了,也没有大牌球员愿意加入罗马,所以他只能高溢价买在切尔西当替补的亚伯拉罕,但事实再次证明了他调教球员的水平依然是世界级。罗马虽然没能实现联赛名次上的突破,但却有了肉眼可见的血性和凝聚力,这正是穆式足球的精髓所在,也是罗马失去已久的队魂,他们正在向着欧协杯的冠军进发。

可以说除了曼联,穆里尼奥带的任何一只球队队员对他都是高度认可,并且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所以在曼联的“失败”和瓜迪奥拉在曼城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穆里尼奥在曼联很显然是派系纷争所致。弗格森时代的多位曼联嫡系球员任职于曼联管理层,他们在穆里尼奥继任之前就极力推崇索尔斯克亚上任,而老板却更希望魔力鸟执教,因此在上任之后和管理层以及曼联嫡系的关系都不融洽,而穆里尼奥又是个性强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结果可想而知。

瓜迪奥拉因为执教道路平坦,没有大起大落的执教履历、没有乌鸦变凤凰的球员成长、没有话题性很强的争议,所以影响面并没有那么大,而穆里尼奥的人生已经在世界足坛成为奇迹和过山车的代名词,其在足球领域的影响之深远在十几二年后也是球迷谈论的话题。

迪奥拉那支巴萨是不可复制的,魔力鸟却复制了三次,切尔西,大国际,皇马,是不是有第四次拭目以待(曼联)。毫无疑问,这两人都是有雄心壮志的人,瓜迪奥拉宁愿离开巴萨,就是想证明自己离开巴萨也行,拜仁调教的不错,但联赛冠军早已不是瓜迪奥拉的目标,然而你想要夺得冠军杯,必须持续不断的巨大投入,然而拜仁的保守策略已经不能满足瓜迪奥拉的需求了,所以毅然投入曼城,在一个更加激烈的联赛里追求足球之道,他可能会失败,然而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宁愿做一个殉道者,也不愿躺在功劳簿上坐享荣誉。魔力鸟在足球世界里是另一种存在。是理想主义者的另一端,他觉得胜负更重要,他用他的哲学复制了成功不止一次,是三次,很显然,成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种不同的足球哲学,一样的成果,何其幸也,他们今时今日。其实不需要再证明自己了,一个伟大的对手就是最好的朋友,本赛季,曼市双雄并驾齐驱,像极了紫荆之巅西门吹雪叶孤城一战,无论胜负,能一观就足矣,就算我是曼联死忠,也有种没了胜负心的感觉!!

首先这个问题问的很好。瓜迪奥拉,穆尼尼奥都是时代的代表者,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代表者。

在穆尼尼奥,瓜迪奥拉之前足坛基本传承着荷兰的全攻全守,以及意大利的足球。

那时候的足球基本是意大利足球的盛世,那时的意甲有小世界杯的称号。

当04年穆尼尼奥带领波尔图拿到欧冠冠军以后,世界足坛开始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注重后腰这个位置,对于后腰出现全兴的定义。可以发现穆尼尼奥无论职教的那只球队都有一个顶级后腰,切尔西时期 埃辛,米克尔,皇马时期的克罗斯,莫德里奇 ,以及现在曼联的马蒂奇,博格巴 都是能力很全面的球员。

然而与穆尼尼奥分割全完不是的是瓜迪奥拉的足球方式---以传控为主,对球队小范围内的传控要求非常的高。从门将开始,每个球员的脚下技术能力都要求很高。特别是中后场球员,要求能够快速出球能够找到前场的能力是要求很高的。

无论是之前之前的巴萨,还是拜仁,以及现在的曼城。瓜迪奥拉都秉着自己的执念,把自己的想法植入到球队中。

当穆尼尼奥的球队遇到瓜迪奥拉的球队时,论打法肯定是瓜迪奥拉的球队全面占上风,论实用性穆尼尼奥的球队目前在当今足球是最实用的,放弃场面追求结果,这是穆尼尼奥一直所追求的,一切以结果为导向。

两人之间的成绩,目前双方不分伯仲,欧冠,以及所在的联赛分别都拿到过冠军,已经没有必要在证明什么。

当今足球对于瓜迪奥拉的球队好部分都采用穆尼尼奥的踢法,从这点看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证明穆尼尼奥的成功,同时也证明了瓜迪奥拉的伟大。

(原创)魔力鸟没啥变革,他的主要战术就是防守反击,如此而已。瓜瓜则不同,他有很大的战术变革或创新,主要是:一传控打法加高位逼抢,巴萨的宇宙队是其之最,如今的曼城有点样子;二是出球从守门员开始,要求守门员有比较好的脚下技术,而过去守门员一般大脚开球即可。这两点是最大的变革,并且极大地影响到现在的足球运动。其它的如伪九号,无锋阵,也是瓜帅的创新。

当然是瓜,全攻全守,高位逼抢,地面化,主动控球,这些潮流,在瓜成名之前早就已经有了,但是在梦三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改革浪潮,全世界都在学习。这一点有什么好疑问的?只有既不看球也不踢球的键盘侠才会质疑吧。

穆当然也是了不起的教练,成就非凡;但是要论技战术的改革,要论对于足球战术的影响,跟瓜比?怎么比,比什么?比摆大巴技术还是比4231还是比大嘴巴人身攻击所谓心理战?

有些事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要说对于足球世界的技战术革新的影响力的话,瓜第一根本不用质疑。各大豪门争相邀请瓜,赫内斯不懂球还是弗爵爷不懂球?

比技战术影响力的话,第二往后恐怕也见得能排上穆帅。贝尼特斯其实对瓜穆都有所影响,安切洛蒂曾经也颇有建树。其他还有很多在足球战术方面造诣很深的,比如图赫尔,比如孔蒂,这方面真不是穆里尼奥的强项。要吹穆里尼奥,当然也可以,换其他角度吹我不反驳。补充:

看到还要很多答案纷纷打压瓜的,其中还不乏有专业足球媒体。我也是服气了,这些足球媒体都是这个水平,我们的国足水平相应的也活该不高。

0
回帖

瓜迪奥拉和穆里尼奥谁带来的变革更深远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