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是如何改变了日本、德国国运

2天前 (08-31 06:20)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0939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18786
  • 回复0
楼主

《广场协议》是如何改变了日本、德国国运

东芝事件时间点

《广场协议》是如何改变了日本、德国国运

日本东芝公司为了开拓苏联这个巨大的市场,于1980年派了几名高级职员,在莫斯科召开酒会,跟苏联的政府官员套交情,设法获得订单。1983年早春的一个深夜,由苏联海运公司开到日本的万吨货轮"老共产党员"号,从日本芝浦码头出港,运走了数十箱"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的部件。

一直到1985年12月,苏、日秘密协议当事人之一、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独因与他的雇主发生纠纷而辞职,并愤而向"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揭发了东芝事件

《广场协议》是如何改变了日本、德国国运

87年4月30搜查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视厅逮捕了日本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东芝机械公司曾与挪威康士堡公司合谋,非法向前苏联出口大型铣床等高技术产品,林隆二和谷村弘明被指控在这起高科技走私案中负有直接责任。此案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这就是冷战期间对西方国家安全危害最大的军用敏感高科技走私案件之一---东芝事件。1988年1月,文艺春秋社一马当先公开发表了熊谷的自述:《再见吧!莫斯科——违反巴统管制事件的背景》,东芝事件的内幕大白于天下。美国提出了一大堆制裁东芝的议案,包括:罚款150亿美元,对所有从东芝集团进口的商品加收100%的关税,停止从东芝集团进口任何商品5年,关闭东芝在美国的所有工厂,把东芝从美国永久赶出去,以前卖出去的商品售后服务全部免费等。东芝乖乖服软,美国制裁大棒高高举起,最后轻轻落下。1988年通过的法案,制裁对象从东芝集团缩小为东芝机械,期限从5年缩短为3年。当年东芝集团在美国年销售额20亿美元,而东芝机械(生产机床的)只有2000万美元。

但是,根据美国中情局自己的档案显示,当时并不只有日本偷偷给苏联卖机床,美国其他的盟友也卖。西德、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卖机床给苏联。论数量,意大利卖得最多,论精度,精度最高是德国,无论怎么排,日本都排不上号。

意大利出口机床数25台,其他几个国家,甚至直接出口军事装备。然而,哪怕中情局1980年就清楚英、法、意等国的小动作,它也从来都装作不知道。远的不说,同样是卖机床,挪威的康士伯公司也参加了,但美国却只字不提挪威,在他们的新闻报道里只强调“日本东芝”说到底,美国搞东芝只是一个借口,他的真正目的是借机敲打日本,在贸易战中逼迫日本政府低头。

《广场协议》是如何改变了日本、德国国运

为什么偏偏是日本?是东芝呢?因为1985 年,日本东芝开发出 1 兆位 CMOS 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 ,并推出全球首款笔记本电脑。当时的东芝是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垂直产业发展路线的,技术先进,掌握全局。1985年,日本正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产国,当时世界十大半导体厂商中,日本占了一半。在70年代,日本跟美国的摩擦主要集中在家电、钢铁、汽车领域。就在这个时间点,日本开始大力发展半导体、信息产业。

本来,日本的半导体技术是落后于美国的。不过从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政府开始实施一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创新项目。这个项目聚集了日立、三菱、东芝、富士通、日本电器五家大公司,投入了700多亿日元的巨额研发经费。这五家公司平时本来是互相竞争的,但是这时候所有人都统一了目标,就是要在半导体的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迅速领先美国于半导体技术、光纤技术和智能机械技术等领域。日本抢占了芯片市场,在微电子领域的技术赶上了美国。到了80年代末,日本芯片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53%,而美国仅仅37%。当时的日本生产的芯片是世界最好的,而东芝是其中的佼佼者。日本东芝公司,世界半导体份额占40%,在1986年春,美国和日本签订了一份《美日半导体协定》,这个条约基本可以说是丧权辱国,同时要求日本必须给国外20%的市场份额,对日本的芯片进行100%反倾销征税,包括之前3亿美元的产品征收100%惩罚关税,直接从抢走日本半导体积累多年的积蓄,是不是很熟悉,参考中兴。最后韩国说服了美国政府从背后捅了日本一刀,吃掉了日本吐出来的DRAM业务,成就了三星,搭上美国的快车奔向了小康。当时三星的反倾销税只有0.74%,日本被彻底排除在外。同韩国半导体也异军突起,日本芯片产业开始没落,东芝因此陷入了创新窘境。

事件总结

1.1987年,以泄漏情资给美国的敌人苏联为理由,美国要求日本警视厅逮捕日本东芝机械铸造部长林隆二和工具机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二人后来双双被判刑入狱。

2.迫使东芝关闭美国工厂。

3.对东芝销往美国的产品征收100%的巨额关税,日本东芝公司,世界半导体份额占40%。

4.作为3的代替性惩罚措施,5年内禁止东芝对美国出口(后改为制裁对象从东芝集团缩小为东芝机械,期限从5年缩短为3年)。

5.向东芝征收1万亿日元巨额罚款,相当于今天的160多亿美元以上。

和现在的中国不一样,日本当时作为美国的附庸,不敢违抗美国的意志。美国驻日大使率先出马,他一个使者竟然居高临下地连续4次命令日本首相,让他为“美国蒙受的损失道歉并拿出赔偿措施”。同时,美国国内群情激奋美国人纷纷抵制日货,美国企业还担心:“每个日本留学生都是间谍”,跟现在特朗普说中国留学生都是间谍一样。美国找你茬不是因为你犯了错,就是铁了心要遏制你的发展,你再怎么找自己的原因,再怎么跪地求饶也没用。

2014年6月21日,阿尔斯通与通用电气签署收购协议。前排从左到右:阿尔斯通CEO克朗、法国经济部长蒙特布尔、通用电气CEO伊梅尔特

还有一个特例:法国电力和交通运输集团阿尔斯通在2010~2015年间遭到过来自美国的法律诉讼,并在2014~2015年的一次交易中,将大部分资产出售给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广场协议

所谓“广场协议”,指的是在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国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所达成关于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的协议。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所以签订此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并在五年后崩溃,日本因此进入“失去的十年”。

1979年-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高攀,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到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东芝集团在美国年销售额20亿美元

广场协议这件事虽然是日本和美国贸易冲突里面的关键节点,但其实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打压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60年代,打压日本的钢铁产业。70年代,打压彩电和汽车产业。到了80年代,又打压半导体和电信产业。

这段时间里,发生过很多特别轰动的事儿。比如,1982年6月22日,美国以产业间谍的罪名,直接将日立制作所及三菱电机的6名员工逮捕,被指控涉嫌窃取IBM技术。1987年,美国政府禁止日本富士通收购一家叫Fairchild的计算机公司,即使这家公司当时实际上属于法国人。

“广场协议”本身并不足以导致日本经济持续萧条,最多只能算一个导火索而已。多数研究者认为,“广场协议”至多只能算是诱发日本病的原因之一而已,日本经济持续萧条的根源还在于经济结构的自身缺陷和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

为什么打压华为、中兴

中国到现在都没有互联网,只有互联网应用。我们现在用的互联网都是租用美国的,我们真正有自己的互联网是从5G时代开始,要从2021年开始。按中国和美国签订的协议,用美国的互联网直到2020年,我们每年都付高额租金给它,到2020年,光这一年就达到6万5千亿人民币的租金(一万亿美元)。

真正拥有我们自己的互联网是在2021年以后,而且是建立在5G基础上。正因为中兴通讯和华为是中国5G通讯领域中两个领头的企业,而且在5G通讯领域领先发达国家将近五年的时间,而把这两家企业给打压下去中国的5G通讯就不领先了。把这两家企业打压下去了,我们中国5G通讯又租用他们的,年年付租金给他们。光一个互联网的租金就是一万亿美元,而我们累积的外汇储备才3万亿美元。

中兴公司美国商务部与中兴宣布达成最终的和解协议,和解中声明需要中兴再交10亿美元的罚金,另交4亿美元作为保证金并由第三方公司保管。

中兴的“芯片”之痛,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同时也激起了国人的奋起之心。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个旨在减少对国外芯片依赖的政府补贴项目),在最近一期集资中拟募集2000亿人民币资金。第一期募集的1400亿人民币已经投入20多家企业中。

中国在2016年正式建立离岸人民币支付系统,建立当天就有13个国家正式宣布用人民币和中国发生贸易结算,摆脱美国的SWIFT支付系统,这样我们发生贸易,美国一点都不清楚,不像之前,任何一个国家发生贸易美国都了如指掌,因为用的是它的结算系统和货币。美国利用这样的信息,一般在五分钟之内就可以传达到华尔街,华尔街利用这样的信息进行炒汇、套汇,通过汇市交易“剪羊毛”把利润给剪走。

0
回帖

《广场协议》是如何改变了日本、德国国运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