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亡时,场景有多惨烈
西晋王朝灭亡时,可谓是“要多惨就有多惨”。西晋的两位末代皇帝晋怀帝、晋愍帝均被匈奴人杀害,而晋惠帝的皇后羊献容则被匈奴人刘曜霸占,不过这也是司马家族内斗所得来的的报应。
公元310年,匈奴人刘聪派部下的中山王刘曜、将领王弥等人率领军队围攻洛阳城,杀害西晋官员、百姓三万多人,司马懿的后代几乎被诛杀殆尽,只有南方的司马睿等人幸免于难。洛阳是西晋王朝的首都,从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篡魏建晋”开始就定都于此。
西晋王朝的建立者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史称晋武帝。西晋一度结束三国分裂局面,成为继秦朝、两汉以后第四个统一中国的王朝,
不过,西晋王朝只传了三代、四位皇帝,就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中灭亡了。晋武帝死后,西晋王朝还没来得及收拾汉末、三国所留下的烂摊子,内部就爆发了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昏庸的晋惠帝司马衷被赵王司马伦、东海王司马越等人挟持,而司马家族的诸侯王们则相互攻杀,混乱持续了10多年之久。
(晋惠帝的皇后羊献容)
由于西晋王朝统治腐败、内斗频繁,所以很快就衰落下去。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在山西离石起兵反晋,掀起各民族反晋的浪潮。
随后,西南的氐族、河北的羯族、关中的羌族、漠北的鲜卑族各部纷纷起来作乱,变成了众多割据力量,此时距离西晋统一三国才仅仅过去了24年,史称“永嘉之乱”或者“五胡入侵”。
此后的380多年时间里,中原和南方一直处于大分裂、大战乱的局面,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王朝,给社会生产和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西晋衰落后,匈奴人刘渊、刘聪,羯族人石勒,氐族人李雄等势力先后在河北、河南、关中、巴蜀歼灭晋军数十万,而西晋王朝完全丧失了对全国的控制。
经历过八王之乱的洗礼,虚弱的晋朝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对抗五胡入侵,只能静静地走向灭亡。
匈奴人刘聪在位时,先后攻下西晋王朝的洛阳、长安。公元310年,匈奴军队开进洛阳,纵兵抢掠,焚毁晋朝的皇宫。匈奴的中山王刘曜派兵屠杀晋朝官员和宗室、百姓一共三万余人,将洛阳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晋惠帝的羊献容皇后被迫嫁给匈奴人刘曜,而晋怀帝则被刘聪下令杀害。
316年,匈奴军队攻陷北地郡,然后进至长安的郊外。长安城内已断粮绝食,米价涨到了五两黄金一斗,即便这样还是耗尽了所有粮食。
堂堂的汉族天子、西晋末代皇帝晋愍帝司马邺居然反绑双手、抬着棺材,跪着向匈奴人投降。可是,匈奴人刘聪并没有放过晋愍帝,不久后依然处死了他,还将长安城的宫人全部据为己有。至此,西晋王朝完全灭亡,而中国北方则进入了混乱的十六国时代。
西晋王朝一共只传了4位皇帝,分别是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他们全部是三国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懿的后代。
西晋灭亡,中原沦陷。一些士族子弟和北方兵马跟随琅琊王司马睿逃到长江以南,在建康(南京)一带建立了只有半壁江山的东晋王朝,史称“永嘉南渡”,而中原地区则完全沦为游牧民族攻杀的战场,史称五胡十六国。
公元304年,八王之乱进入最后决赛阶段。
八个王,死了五个。仅存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三人还在厮杀。
当时,司马颖势力最强,遥控朝廷。这引来了司马越的不服。于是司马越便调集大军去打司马颖。
两军一交手,司马越惨败。
随后,司马越逃亡。他的弟弟并州刺史司马腾联合安北将军王浚,引鲜卑骑兵入关,为兄长报仇。
听说此事后,司马颖的麾下,一个叫刘渊的匈奴贵族建议,自己回匈奴老家搬救兵,司马颍守城不出。待敌军于城下粮草吃尽,士气衰减后,来个南北夹击,一举击溃之。
司马颖觉得有理,便放走了刘渊。
但刘渊走后,司马颍没有听其建议,守城不出,而是举大军主动出击。结果,被鲜卑人打了个惨败,弃城逃亡,一蹶不振。
刘渊回到匈奴部落,先找到当时匈奴族辈分最高的左贤王召集众人,说明来意。
然而匈奴一众贵族早有想法,无意南下掺和八王之乱。他们还反劝刘渊,说中原皇帝对匈奴人一向不信任,帮了他们,事后晋朝也不会给匈奴人什么回报。
况且现如今,晋朝内乱,骨肉相残,这正是上天给匈奴一个恢复祖业的好时候。我们应该趁机起兵才对。
刘渊觉得众人言之有理。最后,他没有劝服旁人,反倒被旁人劝服,做了匈奴五部的新任大单于,宣布与晋朝决裂。
不久后,刘渊力排众议。他以匈奴祖先与汉朝约为兄弟,匈奴人也算半个汉人为由,建立了一个以“汉”为国号,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先帝的政权。
这便是历史上的“匈奴汉国”。
值得一提的是,匈奴人建立政权之前,四川的氐人就已经造反成功了,也建立了政权。
这个政权,早期的国号叫“成”,后来也改为了“汉”。(从这就可以看出,汉朝这个金字招牌在当时仍然具有相当影响力)
公元306年,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先后被杀。
他们的死,宣告了八王之乱的结束。东海王司马越,成为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
然而,司马越虽然是八王之乱的胜利者。但他却并不是时代的胜利者。
因为正当他与同族至亲把中原打成稀巴烂的时候时。匈奴已经完成了南侵准备工作,蠢蠢欲动,随时都可以出兵侵犯晋都洛阳。
其实,匈奴人的动向,晋朝并非不知情。
早先刘渊称汉王时,司马越就派弟弟司马腾出兵五万,意图将其消灭。但司马腾的步兵根本就打不过刘渊的匈奴骑兵。
后来司马腾卷土重来,又以七万人征讨,结果四战四败,还是打不过。
司马越见实在打不过,再加上他与司马颍和司马颙的战争进入胶着阶段。所以,他后来干脆就是一副鸵鸟心态——只要不去想,消灭匈奴这件棘手的事件就可以当它不存在。
然而。出来混,总是要还。
该来的祸,总归是要来的。
公元307年初,晋惠帝暴毙。司马越随即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皇帝,是为晋怀帝。
惠帝之死,不知道凶手是谁。但司马越的嫌疑最大,大家普遍怀疑是他干的。于是,在朝内瞬间就爆发了一场倒司马越的运动。
司马越见自己不得人心,便大封心腹,企图依靠自己遍布在朝内外的自己人,压制对自己不满的朝臣。
然而,他的心腹实在都太废柴了。比如前面多次提到的司马腾,官居车骑将军,镇守邺城,麾下精兵好几万,是西晋在河北的最高军政长官。
结果,区区一千多造反的羯族人,楞是把他干掉了,攻破了固若金汤的邺城。
羯人进入邺城后,烧杀劫掠,一把火烧掉了西晋皇帝的行宫和曹操建的铜雀台。
这把大火后来四处蔓延,连烧十几天,将整个邺城,烧成一片废墟。导致近万名老百姓被活活烧死。
司马越听说弟弟被杀了,邺城被烧了,非常生气,便派兵追杀羯人。
这股羯人无处可去,只好在一个叫石勒(著名的奴隶皇帝)的带领下,投奔了刘渊。
石勒投奔刘渊后,英雄相惜,刘渊当即封他为辅汉将军,平晋王(第一次见面,就直接封王了)。不给他添一兵一卒,让他自己凭本事招兵买马。
后来,石勒单人单骑,征服了一支两千人的乌桓部落。堪称神人。
又后来,石勒队伍的规模越滚越大,短短几年就发展到了几万人。
前面说了。一个匈奴人就让司马越头疼。
现在羯族人也造反了,又冒出了个石勒。
司马越那种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的人,他哪里能应付的了?
所以从公元309年开始。西晋在北方的形势便开始急转直下。
刘渊见形势大好,干脆称了皇帝,宣布与晋怀帝平起平坐。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刘渊居然称帝,这还得了。于是,群臣纷纷骂司马越无能。
而司马越不敢征讨刘渊,只得在朝内大肆捕杀不服自己的人,以此巩固权力。
刘渊见此情此景,脑中突然冒出了大胆的一个念头——司马越是不是虚张声势?其实晋朝已经只是空壳了?
想到便落实。不久后,刘渊派从西晋叛变过去的一个将领为先锋,对晋都洛阳做试探性的进攻。结果,不出刘渊意外,西晋果然只是个空壳子。
匈奴兵在黄河北岸如入无人之境,大摇大摆几个月。晋军却完全不见踪影,仿佛本就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似的。
最后匈奴兵在黄河沿岸捉了三万百姓。在把这三万百姓全部残忍的赶入黄河淹死后,趾高气扬的回到了大本营。
欺人太甚!这一次,洛阳朝内的大臣是真的坐不住了,决定联手搞掉司马越。
司马越知道,自己再也压不住盖子了。便只好派两万人出征,与匈奴军接触。
结果,两万人出征,死了一万九。匈奴兵直接反杀到洛阳城下。把洛阳城团团包围了。
幸亏,当时洛阳城内有一千多凉州兵(护送官员到京城)。这些凉州兵,异常彪悍,趁夜偷袭匈奴军大营,砍死了匈奴军的前军主将,打乱了匈奴军的攻城计划。才保住了洛阳城。
如若不然,洛阳城的失陷,可能比历史上的时间还要早上好几年。
刘渊听说围攻洛阳不顺,便急忙命令其它将领退兵。但他的儿子刘聪不退兵,指挥手下又围攻了洛阳好长一段时间。但无果,最后是损兵折将而去。
事后,刘渊听到消息,心中忧虑,不久就生了重病,死了。
死之前,他让太子刘和即位。但前面提到的刘聪不服。他在刘渊死后,发兵篡位,杀了大哥刘和。自己做了皇帝。
继位后,刘聪调集四万人,并命令石勒出两万人助战,再攻洛阳。
司马越听说后,吓得不敢出城。
匈奴人和羯人见晋军不出战,索性就纵兵抢劫,在晋朝腹地进行大胆穿插分割。先越过洛阳,直捣荆州的襄阳,一路烧杀。然后再顺汉江往东,又杀回南阳。之后,再从南阳又一口气,杀到许昌,围追堵截所有通往洛阳的援军一级军需物资。
最终,洛阳周围十室九空。洛阳城成了西晋在北方的一座孤岛。
听说匈奴兵在洛阳周边运动,司马越起先没在意。等到司马越发现刘聪的意图时,为时已晚了。
他为了解除危局,派出多路信使向四周州郡发求救信,希望各地的军队过来帮忙,但这些信使,全部都被匈奴的巡逻队逮了起来。
此时的洛阳城,仍然没有被直接包围。
但只不过,洛阳附近几百里,都被匈奴人变成了“真空状态”。
司马越左等右等,怎么都等不来援军。眼瞅着城中就要断粮。没办法,他只好以出城与匈奴人决战为由,亲率十万军队跑路。
按照他的计划,自己最终落脚江南。自己手上有十万大军,还怕镇不住江南士族?
然而,司马越也是天生的灾星。他带队走到一半,居然病死了。
十万晋军没了主心骨,瞬间原地爆炸。
石勒见机,指挥两万骑兵立即冲杀上去,把这十多万晋军团团包围。
晋军先是被一阵乱箭狂射,接着又被羯人骑兵纵马反复冲杀。
最后,十万人,无一漏网,全军覆没。
那些司马越任命的高官被俘虏后,全部被石勒下令砸死。
惨败的消息传回洛阳后,城内的两万多晋军也是原地爆炸,纷纷逃亡。
城内的皇族、大士族听说军队跑了,也纷纷收拾金银财宝,随军逃亡。
出城后,这十几万人(也包括百姓)因为目标太大,立即被匈奴人发现。
匈奴骑兵围上去,复制了石勒军团灭司马越大军的战术。先围困,再用寒光闪闪的大刀砍向了这支由王公贵族组成的运输队。
最终,这些人中的大部分被匈奴人团灭。只有极少数人跑得快,辗转逃到了江南。
先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现在又有十几万人被团灭。此时的洛阳城,已经没几个人了。
刘聪见机,便指挥匈奴军三路合围,轻松的将洛阳攻破。
匈奴兵进城前,晋怀帝原本想逃亡。但他身边没有卫兵,出宫后,遇到一伙饥民。他吓的半死,只好又逃回皇宫,紧闭大门,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不久后,匈奴兵入城。晋怀帝不出意外的做了俘虏。他本人,连带着皇宫内的金银财宝和宫女,以及晋惠帝的皇后羊氏,一并被打包送到了刘聪的面前。
至于城内的老百姓和少部分晋朝贵族,匈奴人一把大火,全部都被烧死了。
可怜几朝古都洛阳,就这么烧成了废墟。
晋怀帝见到刘聪后,又苟活了一段时间。最后被刘聪赐毒酒一杯,毒死了。
晋惠帝的皇后羊氏因为被刘聪麾下大将刘曜看中,纳为夫人。躲过了一劫。后来刘曜建国称帝,羊皇后再次被立为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羊皇后被俘虏前,为晋惠帝生过一个女儿。封号是清河公主。洛阳城被匈奴军攻陷后,她被人劫持,转卖给吴兴县的钱温作奴婢,受尽虐待。所幸,后来被人解救,与晋元帝相认,恢复公主身份。才落了个善终。
再说回晋朝这边。
洛阳失陷后,晋朝的势力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在长安称帝的正统皇帝司马邺,后人称之为晋愍帝。另一派是早早就逃到江南,由南渡士族和江南本土士族共同拥戴的琅琊王司马睿。(后来的晋元帝)
当时,晋愍帝虽然是正统,但他所在的关中平原残破,发展空间狭小。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长安城早先就被鲜卑人攻破过一次,十室九空,一片狼藉)
刘聪鉴于现状,便自率主力攻打关中。委任石勒在东线打击司马睿。
石勒出兵攻打淮南,几次都被打退。他见战况毫无进展,索性就不打了,撤军河北,抢地盘去了。司马睿见石勒走了,也不追,就窝在江南坐视刘聪与晋愍帝的战争。
可是,晋愍帝那边孤立无援,哪打得过刘聪的虎狼之师。
经过两年拉锯战后,愍帝被刘聪打成了光杆司令。他之所以还活着,全靠凉州刺史张轨的输血。(据说张轨是张仪的后裔)
但后来张轨病死了。他的儿子张寔发现愍帝朝的大臣,都到这份上居然还在内斗(先是拥护愍帝的大臣杀了梁州刺史,之后梁州刺史的儿子又杀了一众大臣,两边打得一地鸡毛)。他感叹实在扶不起,干脆就不管了。
凉州方面不管了后,关中直接陷落。
晋愍帝无力再抵抗,只好大哭一场,把自己捆起来,坐着羊车投降。带队的匈奴军主将刘曜把一帮祸国殃民的西晋大臣全部杀死。
至此,西晋正式灭亡,历时五十二年。
晋愍帝被带到刘聪面前后,先是被刘聪封为车骑将军。但这只是个虚衔,愍帝的真正工作是在刘聪“方便”的时候,在一旁拿着扇子为刘聪扇臭气。
后来某一天,刘聪见留着愍帝是个祸害,便将愍帝处死了。愍帝死的时候只有十八岁。
晋愍帝死后,窝在南方的司马睿高兴地跳了起来,连忙换上丧服,传令四方,扬言要北伐中原。可其实,他的目的是登基。
他的部将心知肚明,纷纷上书,恳请司马睿登基。司马睿装模作样,再三谦让,最后接受了部将的要求,先即晋王位,后称帝。东晋王朝由此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匈奴军攻破关中时,北方仍然还有两股拥护西晋的势力。
一是西晋幽州大都督王浚,二是西晋并州刺史刘琨。这两个人,与刘聪、刘曜、石勒在北方打了好几年。
尤其是刘琨,很了不起(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他小时候的时候就与和同班同学祖逖立下了报效国家志向,每天鸡叫的时候就起床练武学习。(成语闻鸡起舞的由来)
刘渊起兵时,他毛遂自荐,只带五百人就深入到匈奴人的腹地,打出一片地盘。并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与匈奴人、羯人、鲜卑人纠缠了十几年。后又多次砸锅卖铁,尽己之能力,救援洛阳和长安。(他的同学祖逖当时也在南方组织民军北伐,一时之间,南北呼应)
如果不是王浚这厮无能,对管辖区内的老百姓加倍征收苛捐杂税,搞得民不聊生,最终被石勒趁虚而入干掉。石勒又以幽州为根据地,配合刘聪将刘琨三面合围。刘琨必然不会战败。
公元317年,刘琨无法再坚持,只好率领残兵败将投奔幽州的段匹磾。(鲜卑段氏部落的大酋长)
在幽州期间,刘琨仍然力图收复晋土。但他的志向引起了段匹磾部下的不满。他们认为刘琨威望过高,不杀他,难免某一天会夺了段匹磾的位置。于是,他们就勾结石勒,把刘琨囚禁了起来。
刘琨被捕后,满腔悲愤,写下一首《寄赠别驾卢谌》。
这首五言古诗的最后两句“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其实就是当时所有北方中原人的缩影。
我堂堂天朝上国,竟会落到任人宰割,不能反抗的软弱地步。不甘心,不甘心啊!
公元318年,刘琨被处死。
他死后,由晋朝控制的北方反抗势力,至此全部被荡平。
其实,西晋灭亡的原因并不是什么“胡骑纠合四散,来去无踪,举州郡而不能御也”。
而是整个晋朝统治者,为了一小撮利益,自相残杀,自毁前程,给人胡骑机会。
西晋这个王朝,生于不义,死的活该。彻头彻尾,无可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