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隆中对》

1分钟前阅读1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1068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21364
  • 回复0
楼主

如何评价《隆中对》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如何评价《隆中对》

《隆中对》中睿智的判断,有时被赋予光艳的色彩;其中的不足,甚至也被认为是美玉的本色,这样就在思想上神化了诸葛亮,增加了理解的混乱。

后世更是受《三国演义》影响,对诸葛亮近乎神话似的吹捧,但是脱掉诸葛亮的八卦袍、摒弃其呼风唤雨的本领,他究竟该如何评价?

要客观地评价《隆中对》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这比起对《隆中对》一味赞扬,一味辩解,要有益得多,凭证据,究形势,验效果,论得失,探缘由,这种科学的研究无损于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只会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隆中对》,更准确地理解诸葛亮的贡献。

诸葛亮的艺术形象和历史形象的区别

对于诸葛亮,包括其《隆中对》,在作历史评价时应当与其已被千年塑造成型的,象征智慧与忠贞的艺术形象区别开来,我认为,诸葛亮的艺术形象也跟诸葛亮本人的历史贡献一样,同属民族文化遗产,应当珍惜,即令它并不是或者并不完全是历史的真实,也应当如此,艺术形象毕竟是艺术创造,没有必要从历史科学的角度一一加以检验和改造,从而破坏它的艺术价值。

艺术形象也可能有加工和改造的必要,但这未必是历史范畴的事,历史范畴无须干预诸葛亮艺术形象的创造和再创造,就像无须对《三国演义》情节进行考订修改,使之符合可靠的史籍一样,所以我认为,让作为艺术形象的诸葛亮和作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两者并存,也许更为适宜。

在历史研究中也不应该赋予诸葛亮过多的戏剧色彩,学者在描述诸葛亮和论证《隆中对》时,最好还是使用历史的方法和历史的语言,避免以“智慧的化身”、“忠贞的楷模”、“天才的预见”一类艺术的赞语来代替具体的历史分析和实事求是的论述,如果我们要求《隆中对》字字珠玑,应验如神而没有任何错误,那就是无视认识的规律,也是苛求于古人了。

如何评价《隆中对》

《隆中对》近期方略和诸葛亮在实施中的作用

《隆中对》的提出,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即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它无疑是提供给刘备的一个基本正确的政治选择,以后历史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隆中对》的正确性。

《隆中对》坚实的事实基础如下:

1、曹操已牢固地据有北方,居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必须承认这种现状,不可与之争锋,也无从与之妥协。

2、曹操即将凭借其优势力量,向南方用兵,而南方长江流域地境则分陈着扬(孙权)、荆(刘表)、益(刘璋)三股独立存在、彼此尚无联系的力量,这三股力量,尤其是荆、扬力量,如何因应时局,调整步骤,共抗曹兵,是形势发展的关键所在,须要能动地加以处理,处理得当,形势发展会有利于抗曹阵营,刘备也会赢得存在和壮大的机会。

根据对形势的基本估计,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作为近期目标:

1、取刘表

如何评价《隆中对》

这是可行的一着,但刘备不敢,刘表据荆州已历二十余年,虽然无甚作为,但是在平常情况下还可以保境安民,刘备是惊弓之鸟,羁旅寄寓,在荆州无根基,只凭数千之众,欲吞并刘表,需要相当的胆略才识才行,而这正是刘备所缺乏的。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及注,当北方曹兵猝至之时,刘备自新野急奔襄阳,其时刘表已死,诸葛亮说刘备攻刘表之子刘琮以据荆州,刘备以“不忍”相答,后人论及此事,大抵以政治信义推崇刘备,但是看看前面的刘备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个人历史,可知恪守政治信义并非刘备的特点。

赤壁之战后刘备拒绝孙吴水军假道攻蜀,说:“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但是没过几年,刘备乘受刘璋之邀的机会而覆刘璋之师,何曾顾及政治信义?所以刘备所谓不忍取荆州,只能用不敢来解释,只是到了赤壁战后刘备成为胜利者的一员,荆州的一部分才自然而然地落入刘备之手。

2、取刘璋

刘璋偏处西南,无碍大局,尤其是于当前抗曹没有直接作用,刘备决无溯流千里,越峡逾巴,冒险取蜀的可能与必要,但《隆中对》认为,这是刘备植根所在,应当相机取之。

0
回帖 返回汽车

如何评价《隆中对》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