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令专家学者感到尴尬的文物_铜川汽车起重机价格
中国有哪些令专家学者感到尴尬的文物
一、日本鉴宝节目中,专家面对一只碗,直呼是中国宋朝珍品,价值2500万人民币。一中国大妈看后笑喷了:“这碗是我做的,80元一个。”
这只碗是一个男子带到鉴宝现场的,他说是祖传了几代的家传宝物。日本专家大呼这是国宝!来自中国宋朝的顶级文物。
61岁的中国大妈李欣红看到后忍俊不禁,她说:“这是我80元一个卖出去的,就是我做的,家里还有几百个。”
日本鉴宝专家得知此事后坚决不承认,讽刺李欣红胡说八道。
李欣红不慌不忙指出碗底的一个小标志,日本鉴宝专家直接懵圈,不得不承认李欣红制瓷工艺的高超。
那么,李欣红为什么要制作这样的碗呢?
原来她制作的这种碗叫做“曜变天目茶碗“。是南宋时期福建建安县(如今福建南平市建阳区)水吉窑出品的一种黑釉茶具,叫做建盏。
这种黑釉建盏采用建阳当地出产的一种富含矿物质元素的土,烧出来的瓷器,一般呈现灰黑色或者黑褐色。
这样的瓷器比较厚重,碗胎内含有细小气孔,有利于茶水的保温。
在福建的黑釉建盏中,最为珍贵的就是”曜变天目茶碗“。这种特别的产品,内壁和外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彩色斑点。
在光线的照射下,这些斑点发出黄、蓝、绿、紫等耀眼的光芒,从不同的方向去看瓷碗,颜色还会发生变化,美轮美奂。配上黑色或者深褐色的底色,就像浩瀚星空一样熠熠生辉。
这种碗烧制工艺非常复杂,因此生产的数量不多。流传到现在,存世的碗仅有三个半。三个完整的碗都存放在日本的博物馆中。中国国内仅存有半个碗。
李欣红原本是福建的农民,80年代她开始从事瓷器烧制,在一次无意中得知日本收藏了几件来自中国的国宝建盏,而这种手艺在中国竟然失传了。于是,她马上筹备烧制建盏。
李欣红凭借一股倔强劲,历时好几年,终于烧制出相似的碗。
日本专家在电视节目上丢了个大人,确实是非常尴尬了。
二、专家学艺不精,错把假货当真货。他们认定的国宝、拍卖出2.2亿的汉代玉凳竟然是工匠于2010年制作的。太糗了!
2011年,中嘉拍卖公司拍卖了一件汉代玉凳,当场出具了国内知名玉器泰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出具的鉴定书,确认其为不折不扣的国宝。最终这个玉凳的成交价为2.2亿元。专家说,玉凳的买家可赚大了,2.2亿元实在太便宜,玉凳真正的价值超过10亿。
可是,很多人质疑玉凳的真假:汉代的上等人都穿开裆裤,裤子穿在里面,用长长的衣裳遮住。坐在高凳子上,非常不雅。因此汉代流行跪坐,有一整套以跪坐坐姿为基础的礼仪制度。像我们现在这样坐在凳子上,在汉代是非常没有教养的姿态。
直到西晋,胡人入侵中原后,连裆裤才开始流行起来。唐代时,人们才开始高坐,与现代类似的椅子和凳子才开始流行。
因此,汉代玉凳遭到了质疑,不少人认为这就是赝品。
正当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时,真相浮出水面。
有人透漏,这件“汉代玉凳”是邳州的一家玉器作坊老板赵先生在2010年制造出来的。赵先生当年花了50万元买了一块玉,聘请了22位专业的玉石师傅,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来雕刻加工。之后,赵先生将这个玉凳卖了230万元。
不久后,赵先生出面证实了这件事,他表示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他根据明代老物件仿制的玉凳,能够卖出2个多亿的天?!
这其中最尴尬的就是为玉凳做鉴定的资深专家,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到底是学艺不精看走了眼,还是另有所谋,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是相当地尴尬了!古玩圈中的水,可不是一般的深哪。
三、仿造技术太高明,专家真假难辨,花90多万抢购的北魏陶俑,竟然是当代农民批量制作,要多少有多少!囧!
故宫博物院的两位专家在北京古玩市场潘家园闲逛。突然,几个样貌古旧的北魏陶俑映入了他们的眼帘,看上去这些陶俑很可能是真的文物,他们瞬间眼睛亮了起来:这一趟没白来!
于是,他们就买了两个陶俑带回单位,想鉴定一下真假。先是多位专家人工鉴定,随后又用仪器进行鉴定,结果让大家欣喜:真品无疑!
已经发现的北魏陶俑几乎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流传在世的不多,每一件都非常珍贵。
为了不让国宝流失,几大博物馆紧急拨款,花了90多万抢救性收购古玩市场上出现的北魏陶俑。
这一举动引起了跟风,不少古玩爱好者也跟着疯抢北魏陶俑。没想到古玩市场上的北魏陶俑没见减少,反而越强越多。这让抢购陶俑的人心里有点发毛。
这一现象终于引起了公安部门的介入,真相很快就被查清,这些“北魏陶俑”均出自一个河南省洛阳市郊区南石山村农民高水旺之手!前几个月,一个神秘买家买了几百件。
高水旺可不是造假,他做的是仿古工艺品,手续齐全、资质合格!他的陶俑仿造技术也实在太精湛了,不仅瞒过了专家的眼,也瞒过了仪器的检测。
虽然整件事让专家有些尴尬,不过这还真不能怪专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深藏不漏的“扫地僧”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四、刚刚出土的文物突然就消失了,是看花了眼?还是真有其物?幸好有人眼疾手快拍了照片,否则怎么说得清?
上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被发现。这里埋葬的是利仓以及他的妻子辛追和他们的儿子。
这位2000多年前的辛追夫人,真可谓吃货们的鼻祖了。生前爱吃,因为吃而死,死后还有大堆吃的东西陪葬。
辛追夫人的身体保持完整,皮肤居然还很有弹性。专家们在她的腹中发现了138颗半甜瓜籽。她的死因是因为吃了太多甜瓜 ,导致胆绞痛,继而引起心脏骤停而猝死。
墓地中的随葬品,简直就是一个吃货乐园。牛肉、狗肉、梅花鹿肉、鱼肉、天鹅肉、甚至还有鸳鸯肉,豆子、稻米应有尽有,当然,因为年代久远,这些食物都已经碳化了。‘
当专家们打开一个漆盒时,一盒莲藕汤赫然出现在专家们的面前,在专家们惊愕的瞬间,这盒2000多年前的藕片突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专家们擦擦眼,不敢相信刚才真的看到了莲藕。可是,一旁的摄影师手快按下了快门,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原来这盆穿越了2000年的莲藕,在遇到空气的一刹那,凝固的岁月突然鲜活起来,早已经腐化的内部纤维再也支撑不住,就这样化为一缕空气。
这张照片是莲藕曾经存在的见证,也印证了专家们的眼见为实。否则可真在是有点尴尬,说出去没人信哪!
作为考古专家,最尴尬的莫不过看走眼,有的是学艺不精,有的是故意而为之,有的是造假技术太高明。无论如何,鉴宝水平不够高超是不可辩驳的缺陷。
说起历代文物珍宝,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甚至有的人沉迷古玩,不惜重金购买一些文物作为自己的个人私藏以便在朋友面前炫耀,正因如此才从侧会滋长盗墓这一行为。不过在众多文物珍宝中,也有一些文物是令文物学者们避而不及的,在面对这些“文物”的时候,几乎所有考古学者都会感到尴尬,大家知道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吗?
在大部人的印象中考古人员大多数都戴着一副斯文眼镜,衣着朴素又低调,整个人看起来比较严谨还有一丝腼腆。对于每一件出土的中华文物,学者们有幸参与抢救工作,自然显得很开心,但是有时候在工作上,他们也会表示的兢兢业业,因为出土的文物古董千奇百怪,用途繁多,其中不免有一些关于两性之间的文物,这就令参与仔细研究的学者们倍感到尴尬了。
玉衣上的玉罩,早年在河北省满城的汉朝陵墓里,工作人员发掘出一件稀世珍宝——金缕玉衣,所有参加保护抢修工作的学者们在过程中就遇到尴尬了,因为金缕玉衣上有一个男性生殖器玉罩,其设计性能放在现今称不上有什么好效果,顶多可以装一些条状东西罢了。然而古代人却认为用玉石罩会带来千万年不腐的效果,而当初考古学者维护的金缕玉衣时候,难免就会对这个玉罩文物产生了尴尬。铜祖,这件尬器同样出自河北满城县的汉室古墓群,挖掘于中山王跟他妻妾窦氏的墓穴。其形状不堪描写,总之令人叹为观止,但是我们的考古学者们经过一番深入研究后得出,此乃墓主夫妻俩在生前的房事用器,并非普通的陪葬冥器,其实际上的功能用途无疑是跟现今的成人用品没多少差别。据此学者们就推算出,在汉朝时期,一些开放的达官贵人很喜好用这等物品,甚至在临死前也不忘命人埋下一两件来充当陪葬品,另外此物还证明了汉朝人们对这方面的高度重视,以及开放的朝代观念,说明每朝每代的观念思想并非都是千篇一律的保守刻板。
春宫瓷器,目前令学者们还有一套古代的尴尬小瓷器,据说是古代的妇女在女儿出嫁时,用来当作嫁妆陪嫁的,属于一件压箱礼物,纵观其形状跟尺寸之后,学者得出的作用是跟男女房事有关,而岳母们拿春宫瓷器当女子陪嫁品,目的可能是想让女儿早点领会小两口的房事秘密。
银托子,是古代妇女给姑爷的送一份房事之礼。这种物品曾在小说《金瓶梅》里有过描述,有的学者们或许纳闷为什么岳母娘会送姑爷这种东西呢?难道想早点教对方领会房事?这理由明显不可能,其最值得相信的理由就是,古代的已婚女子每月都有不便的生理期,甚至在十月怀孕的时候不得跟郎君行房,这时候送一个银托子给姑爷,属于是很贴心的“照顾”。
另外在众多尴尬文物里还有一种神秘的铜盒,研究学者发现该盒子的用途主要是装一些古人常使用的“房事药物”,因没有太多的古籍资料考证,所以大概猜测是男性的壮阳药品,以及一些有助于催情的粉剂。这些铜盒外表看起来并不算精美,但尴尬在它的用途上,试想一个平时严肃的考古学者面对这些文物时,发现其用途功能多数牵扯到男女房事方面,在工作起来的时候,难免就有说不出来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