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是怎么度过夏天的
“皇帝”这个词是从秦朝嬴政开始使用的,嬴政统一了中国以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所以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也就是说秦始皇是中国的首位皇帝,是始皇帝。他想二世、三世、四世……一代代传下去,结果秦朝二世而亡,可谓是“其勃兴焉,其亡也忽焉”。
所以咱就从秦朝聊起,看看历代皇帝是如何过夏天的。
古代可没有空调和电扇,是因为没有电也没有电扇,但不缺会摇扇子的宫女和太监。
古代的扇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便面”,也称“摇风、凉友”等(如图)
“便面”(扇子)起源于先秦,魏晋时期最盛行,比如竹林七贤这些文人就对扇子情有独钟。
三国时的诸葛亮对鹅毛扇爱不释手,据说是夫人黄月英用鹅毛为他作的,提醒他要像鹅一样保持警惕性。
到后来扇子越来越大,大约到了汉代时,扇子成了皇帝的一种威严用品,这时的扇子叫“掌扇”和障扇”,通常和“黄罗伞”在一起用来显示帝王的尊严。(如图)
再到了后来折扇出现了,唐宋的一些文人墨客喜欢用纸折扇,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既可消暑,又能增雅趣。
比如清代的乾隆就喜欢纸折扇,他喜欢作诗,经常把写有诗的折扇送给大臣,无形之中为自己打了广告,乾隆是个高调的皇帝。
到了汉代曾出现过一种半机械化的“七轮扇”,它是以机轮带动运转的一种风扇,形成风的效率高。
《西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匠丁缓者……又做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我觉得“七轮扇”就是在一个叶轮安上七个叶片,一人摇动手柄,七个叶轮飞速旋转,空气被搅动起来产生凉风。(如图)
除了风扇以外,皇上还会享受冰块散发的凉气。古代虽然不会制冰,但学会了储藏冰块,古人在地下挖很深的地窖,把冬天的冰块储藏起来,到夏天拿出来用,起到散热的效果。
古人早就发现地下水的温度正好和季节相反,夏天深井抽出来的水是冰凉的,而冬天出来的水却是温的,于是得出地下的温度变化刚好和四季相反。所以古人挖地窖储藏冰块。
清代宫廷里用冰鉴来放冰块,是用铜做的四方形的盒子,内用铅或锡隔热。将冰块放入冰鉴内,食物放在冰块中间,既能防暑降温,又能保存酒肉。
不过这种“冰箱”因为没有电制冷,冰还是会化的,只是化得比较慢。
战国时代青铜冰鉴(hàn)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原始冰箱”,青铜冰鉴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
到了清代,人们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这种器具被人们称之为"冰桶",实际是由"冰鉴"演变而来的。(如下图)
<冰鉴>
清代的皇帝每到夏天就会到承德避暑山庄消夏,这和现代人生活习惯差不多。东北人每逢冬天就到海南居住,为了就是避寒,皇上也是这样,去避暑山庄是为了避暑。
清代之前的皇帝为了避暑还修建了“凉屋 ”。 “凉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水的凉气来降温,农村有的往屋顶撒水就是利用水来降温的,还有在屋外挖个深井放水,通过循环水带走热气达到降温的目的。
再就是大家熟知的“竹夫人”,即竹制品,竹凉席竹枕头,皇帝睡在上面比较凉爽透气。
总之古代虽然没有现代化的制冷设备,但皇帝有许多纳凉的方法,皇帝不会因炎热而中暑,但苦了伺候他的人了,无论是冰还是扇风,都离不开人的操作,正可谓“凉了一个人,热了大家伙”,皇帝真不是东西!
文/秉烛读春秋
唐代京都长安的夏季异常炎热,纪实诗人杜甫在诗中写道:“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夏日叹》)又说:“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早秋苦热》)即便到了初秋,依然热得连饭都吃不下。在热浪的煎熬中,那些权贵人家便去想法子避暑,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一是窖冰驱暑。每年隆冬季节,流经长安北郊的渭水河河面结出一尺来厚的冰凌,权贵人家动用民工去河面凿冰,把冰凌凿成长方形的冰块,运回城中,放在宅院附近的地窖里。地窖深广,底部铺上柴草,四周立有木桩,把冰块一层层码好之后,再用厚厚的柴草和泥土封顶,搞得严严实实,风丝不透,里面的冰块不会融化。到了盛夏,挖开窖口,把冰块取出来,放在房间里,用冷气驱除暑气。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氏(国忠)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也。”把冰块雕琢成冰山模样,颇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心理上增加了寒冷的感觉。难怪宾客们各有寒色,甚至还有人盖上丝绵了。杨国忠子弟还用这些冰块交结朝臣,“每至伏日,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伏天送冰如同雪中送炭,这种交结方法不可谓不高。 二是高搭凉棚。夏天屋里如同蒸笼,太阳伸出无数条手掌,把人们从屋里抓了出来。然而暴晒在太阳底下也不是办法,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搭凉棚的对策以遮挡阳光。《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富家子“每至暑伏中,各于林亭内植画柱,以锦绮结为凉棚,设坐具,召长安名妓间坐。递相延请,为避暑之会。时人无不爱羡也。”不但能取凉,而且有坐具,还有名妓唱小曲,这在当时也算是高级的消夏方式了。 三是各寻出路。夏天最难熬的当属杨贵妃了。这位以丰满著称的美女,冬天她可以用手玩弄房檐垂挂的冰柱,不觉得冷;到了夏天可就傻了眼,“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开元天宝遗事》)轻绡是一种特别薄的丝织品,一匹(约合33米)的重量才二两半,这样的东西做成衣服,穿与不穿相差无几,但是她仍然热得难受,一天到晚,让侍女们不停地给她摇扇子。她还把玉石含在嘴里,多少得些凉意,“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于口中,盖借其凉津沃肺也。”(《开元天宝遗事》)这种做法其实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皇上的日子也不好过,当太监们轮番扇起的热风无法解除暑热之后,他们想到了进山,躲到深山里去避暑。当然不能住在山洞里,需要在山里建造离宫。而建造离宫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折中的办法是简易行事。例如太宗在山里建造的玉华宫,只在所居的正殿上加瓦,其余偏殿都用茅草苫顶。(《寰宇记》) 这就是大唐王朝君臣权贵的夏季生活。要说起避暑的条件,今天的人们已经高居皇帝之上了。
清朝时已有冬天采冰地窖储存夏天使用了,所以清朝皇帝可以在密封一些的小屋,放上冰块,喝着冰镇菊花酸梅汤,宫女打着扇子。再者,古时北京的气温没有现在那么高。采取以上措施,皇帝应该挺舒服的。
我是【今古言堂】,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我来答。
今年夏天仍旧是烈日炎炎,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往往需要带上冷饮躲到空调房里避暑。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皇帝在夏天又是怎么避暑的呢?
我觉得作为古代的一国之君,皇帝热不热有太多人操心了,办法自然也有很多,下面我就为大家好好介绍一下皇帝们的避暑方法。
方法一:建水冷凉殿
皇帝是一国之君,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国政。那么天气炎热的夏季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在皇宫中为君王建一座无比凉爽的宫殿了。
唐宋时期,皇宫中会建筑一座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摇转产生风力,将水流的冷气吹进宫殿,并利用水轮将水引到殿顶,制造人工降雨的效果,为皇帝营造一个绝佳的避暑办公场所。
方法二:避暑山庄
皇帝们在夏天一般都会选择一些天然环境十分凉爽的地方营造避暑山庄。
这些山庄要么在北方点的地方,如清朝的承德避暑山庄,要么就是在都城附近的一些地理位置优异,冬暖夏凉之处如长安之外的骊山。
在这种地方即可避暑又可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方法三:喝冷饮
这个方法其实和我们现代人在夏天喜欢喝冷饮是一样的道理。
当我们人体喝下冷饮之后,自然就会对我们的身体进行物理降温,自然也就取得了解暑的效果,方法简单但是直接。
方法四:宫女摇扇
正所谓风不动则热气聚,只有保证空气的流通自然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度,达到避暑的效果了。
方法五:多用丝竹之物
在夏季,皇帝会多穿着轻便透气的丝绸织物,同时寝具也多用清凉的竹子制作而成的竹席、竹枕等物。这样一来,即清凉又透气,自然比穿着锦衣睡着棉褥要凉快的多了。
方法六:泡澡游泳
实在不行就在宫内泡个凉水澡,游个温水泳,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
俗话说:“最热不过三伏天”,在古代,炎热酷暑是人们躲不过的一道坎,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旱灾、虫灾等天灾令他们苦不堪严。
但是,对于拥有无数特权的皇帝来说,夏天的高温还是奈何不了他们的,古代皇宫对皇帝的降温方法多样,且花样百出。
用冰
《周礼》载,藏冰之制,冬藏夏用,历朝据此用冰制度。可见,从周朝开始,古人就会用冰降暑了,炎热时,夹块冰放入酒水,一饮而尽,别提有多惬意。
但是,冰是皇宫特供,普通老百姓可用不上。《唐会要》载:夏至日颂冰及酒;宋代自初伏日为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清朝已有刨冰,在夏季也会赏赐大臣冰块。看看,连大臣要用冰都得是皇帝赏的。
西瓜
冰和西瓜可是绝配。西瓜自五代时期开始从西域传入中国,因为是从西域传入的,所以叫西瓜。其味甘性寒,有清热利尿、解毒生津之功效。皇宫贡瓜,又大又甜,置于冰中,多汁又冰凉,来上几块,皇帝们简直爽歪歪。
凉扇
防暑必备工具,文献记载中的商代扇子,本是车上遮雨用的,叫“扇汗”。南北朝后,在扇汗外,又发明一种长柄障扇,后来演变为华盖。古代没有风扇、空调,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扇风”了。皇帝当然不用自己动手,太监宫女们边扇边帮着擦汗,热意也没那么强烈。
游泳
这是皇帝们最享受的降暑方法了。因为游泳,皇帝们可能会爱上夏天。
古代皇帝们都会找个阴凉的防暑圣地,建个行宫,再在里面筑个泳池,闲时携几位妃子,到池里嬉戏,好不自在。
东汉灵帝就是泳池界的老手,他在西园建了一座泳馆,一到夏天,就躲进这里,命宫女妃子们把衣服全脱了,然后跳进泳池“裸泳”,自己则在旁边享受视觉盛宴。高兴时,自己也跳进去,与众人同乐,每天这样,夏天很快就过了。
如今各位小伙伴在家吹着空调,也有时候忍受不了三伏的高温酷暑,各地朋友圈一片要“射日”的声音。
那么,古代皇帝如何应对夏天的炎热呢?皇帝为九五至尊,享受各类人间烟火风物,我就说说清代皇帝避暑之地吧。1703年,清圣祖康熙皇帝开始在承德营造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作为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但是,这个避暑胜地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而是用时89年,到了乾隆时代才正式完成,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
承德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适合作为避暑之地。在建筑设计上,融汇了满族文化特色和汉族古典宫苑经验,整个山庄分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在形态上为东南多水,西北多山,结构精巧。并且,风景建筑设计大多仿照江南名胜,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正是无数奇巧工匠的努力,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使避暑山庄宫殿建筑园林化,又显示出皇家园林的气派,是中国古典园林建造艺术的巅峰之一。正因清代皇帝夏季多来承德避暑山庄行政,同时接受蒙古西藏和藩属国祝拜,此地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
2016年9月,故宫博物院开辟神秘的故宫冰窖为观众服务区,并设冰窖餐厅,人们从此将有机会体验宫廷特色餐点,如著名的“慈禧太后小窝头”。
在没有电器的古代社会,天然冰是十分珍贵的资源。从夏商周开始,中国的用冰习俗一直持续到民国,其中明清时期的用冰规模最为壮观。
尤其在清朝,当来自寒冷东北地区的满族人入主中原后,在北京过夏成了一件十分难熬的事情,皇家藏冰量大大超越了之前任何一个王朝。
皇家藏冰,以清朝为最多
故宫藏冰,始于明朝永乐帝迁都北京。紫禁城落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建筑师蒯祥十分精通瓦木石作。
经过对北京气候特点的研究,他决定把紫禁城内的宫殿建筑设计成坐北朝南,以利于依靠日照取暖。
此外,无论正殿、配殿都是厚厚的墙壁和屋顶,十分保暖,再加上一道又一道高大的宫墙,足够抵挡寒季西北风的侵袭。
同时,也因为墙壁够厚,具备了隔热的功能,使得故宫室内具备了冬暖夏凉的功能。
然而,这事儿到了清朝人眼里就不一样了,乾隆帝曾埋怨过,故宫的红墙黄瓦,明显是在吸收热量,在紫禁城里过夏实在是太难熬。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清朝的用冰规模会比明朝壮观得多。
清朝冰窖主要分布在东起天津、西至西安一带,以北京城内及其周边居多。根据供冰对象不同,冰窖被分为官窖、府窖和民窖。
官窖专指由官方建立并管理,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的冰窖。
与之相对的是民窖,由商民设立,专门用于商业经营的冰窖。
介于官窖与民窖之间的是府窖,数量很少,专门为王府建立,一般只有为朝廷立过汗马功劳的“铁帽子王”,经皇帝特许后才有建立府窖的资格,目前仅有6处。
皇城冬日如何采冰
每年的冬至时节,京城河水结起厚冰,采冰人的工作正式开始。但在拿起冰蹿划割冰块之前,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首先要选择最优的水源,生产出最优质的冰块。都水清吏司小心翼翼地考察几个采冰地点后,将备选名单提交给皇帝,并由皇帝亲自下旨选定凿冰的最终地点。
通常来讲,地点主要集中在城内的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以及由什刹海向东南流的御河等河湖。
选定地点后,冰窖监督和工部所派官员马上祭祀河神,祭祀完毕便“测河”,即捞去水草杂物,开上游闸门放水冲刷,再关下游闸门蓄水,使水面上涨饱满。
同时,工部都水司有采冰差役定员120名,如果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需要临时加雇短工。
采冰工作对人的技术要求很高,每年工部要在采冰前规划需用多少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采冰,要采多少冰,确定后请户部拨银子,为采冰人配备相应的皮袄、皮裤、专用“草靴鞍鞋”和长筒皮手套。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采冰的最佳时机。打冰必须在三九,“一九二九冰欠坚实,四九冰渐融化”。整整一个腊月,每天如此伐冰纳窖,直至将各个窖装满为止。
时机恰当的话,整个冬季可以重复采冰三到四茬,甚至五茬。第二、三茬冰是在冬季最冷的气温下冻结的,厚而实,干净,晶莹透明可食用。
四五茬冰是在由冷渐暖,地热渐升冻结的,冰酥而多气泡,易化。
根据工部都水清吏司规定,官冰一尺五寸见方,比私冰几乎小一半。要是遇暖冬,河冰厚度达不到的,还要把河水抽上来排放到冰面增加厚度。
运到冰窖之后,会有技术熟练的差役由里向外、由下到上地将冰块一直码放到窖顶。然后便封闭窖门,直到次年夏天取用。
夏季供冰时间也有明确规定,即从旧历五月初一开始,至七月三十截止。
运用物理冷藏技术的冰窖
故宫里的冰窖坐落在隆宗门外西南的造办处外,形制完全相同,均为南北走向的半地下形式。
冰窖地下部分深约1.5米,窖内净宽6.36米,长11.03米。地面满铺大块条石,一角留有沟眼,融化的冰水可由此流入暗沟。
窖墙厚达2米,隔热效果极佳,至今进入窖内,仍有寒气袭人之感。故宫冰窖餐厅曾是皇家冰窖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能存冰5000余块。
养冰千日,用冰一时
夏日宫廷内用冰,主要是为消暑。在一没空调、二没冰箱的时代,只有冰块能代替这两件现代设备。
到了夏天,在厅堂内放一个木架,把冰盆或冰桶置于木架上,盆内或桶内放好冰块,凉气徐徐,室内顿时清凉许多。
与普通的木质冰桶不同,皇室所用的都是珍贵的琉璃冰桶、景泰蓝冰桶等。形状多半为方形,稍特殊的是上大下小的形状。
每个大木箱上都会有上、中、下三道铜箍,在中间的铜箍下方,每面都有两个雕成贯圈花纹的孔,以散发冰凉气。
天然“空调”有了,冰块继续履行冰箱的职责。清朝统治者爱吃冷饮、冰食是出了名的,他们自己也不避讳。爱作诗的乾隆皇帝就曾表白“冰碗”:
浮瓜沉李堆冰盘,晶光杂映琉璃丸。
解衣广厦正盘礴,冷彩直射双眸寒。
雪罗霜簟翩珊珊,坐中似有冰壶仙。
冰壶仙人浮邱子,朝别瑶宫午至此。
古人点石能成金,吾今化冰将作水。
此“冰碗”指的是各类冰镇水果,藕、莲蓬、菱角等河鲜,以及其他各种甜食小吃。
比乾隆更爱吃冰食的是慈禧太后。慈禧要求消暑小吃必须冰镇,而且花样繁多。
庚子年间,慈禧、光绪仓皇西行,兵荒马乱。据当时的随銮者回忆,慈禧在西安时想吃冰镇酸梅汤,但地方官员没有提前存冰,御膳房难为无冰之炊。这时,有人建议说:西安城西南百余里有座太白山,山中有一岩洞,深邃阴凉,存有千年不化之冰。于是,慈禧太后便命地方官每日派人前往太白山运冰,供御膳房使用。
慈禧的霸道饮食要求,让为她服务的当差者变得更霸道。慈禧住在颐和园时,用冰都取自海淀冰窖,据说运冰的车套了一匹瞎马,赶车的是个独眼龙。每当盖着画龙黄布的御冰车走到狭窄的路段时,其他车辆行人必须赶紧让路,否则它便横冲直撞。所以当时有“三瞎”,即“瞎人、瞎马、瞎横”之说。
当然,统治者不会只顾着自己吃冷饮,多少会体恤到进宫上朝的文武百官和京城百姓。
顺治初年,政府曾定下制度,“每年自小暑日起至处暑日,凡应安设香薷汤之处,具奏安设”。安薷汤是一种消暑汤,酷夏时节为上朝办事官员提供冰镇饮料,这一传统一直保持到清末。
光绪十三年,皇帝移居南海,服务差役人员都跟随于彼,放置暑汤桶的惯例就在原有的乾清门基础上,增加了西苑门外一处,在门阶下左右各设有冰桶,装有冰汤,供上朝或办差人员饮用。
(欢迎关注头条号:文明互鉴)
谢谢头条问答官方帐号的邀请❕
从商周开始,宫廷贵族就开始冬季时储存冰块,以备夏天消暑的习惯❕
但古人讲究养生,不会贪凉多用冰的,略有凉意而已❕
在秦汉的时候,就有设计了一种类似现在空调房的“温调房”,屋子本身是密封的,但是墙的夹层中持有特制的空气流通渠道,利用空气流动来降温❕
曾经还有人设计一座水殿❕用水车将水提取到高处,让它沿着屋脊屋檐流下,形成类似水帘洞的效果❕通过流水带走热量,里面毫无暑意❕
还有皇帝在入睡之前,会喝一碗消暑安神之类的汤水,这种办法也是最常见的❕
其实古代没有现在这么热,而且皇帝大多在长江以北,比南方要舒服一点。当然,还是有办法降温的。
一、制作冰块,冬季储藏冰块到夏季用,还做出了古代的“冰箱”;
二、竹帘、凉棚,屋檐前面悬挂帘子,更大一点的工程是搭凉棚遮光;
三、出去避暑,避暑山庄啊,凉快的景点啊什么的;
四、有那么多宫女太监伺候着呢,不停的在旁边打扇,至少皇帝是热不着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昨天萨沙中午在南京街头走路,温度赫然是43度!
这种天气,热死人是寻常事。
好在我们还有空调,不然就得热死。
那么,没有空调的古代,皇帝怎么避暑呢?
方法如下:
第一,开溜。
除了南宋皇帝以外,中国皇帝均在北方建有行宫,比如著名的热河避暑山庄。
其实热河在夏天也很热,但终究比北京要好一些。
大家可以看看今天的温度,南京是36度,北京则是32度,哈尔滨只有28度了。
道理就是这样,皇帝往北边去避暑。
第二,避暑别墅。
大家发现很有趣的事,部分皇帝的住宅是靠水而建的,有的直接建在湖中。
为啥?
靠水湿气很大,不是对皇上身体不好吗?
其实,这些靠水的别墅,都是专业避暑的。
在夏天,靠水的建筑通常要凉快一些,比普通别墅低温几度。
第三,用冰。
古代皇帝宫廷都是藏冰的,为此在冬季甚至要花费上千民夫,从冰冻的河流、湖泊里面取冰。
到了夏天,皇帝的屋内通常会放大块的冰块用来降温。
同时,皇帝的饮料甚至粥内食品也多放着冰。
这就是古代的空调和冰箱。
第四,冰席、冰枕之内。
这并不是真正的冰席、冰枕,是夏天特别的东西。
冰席就是竹席 藤席 麻将席之内,夏天的专用品。
冰枕也是如此。
第五,摇扇子的宫女。
这就是皇帝的特殊待遇了,身边始终有美貌宫女摇扇子。
其实还有很多,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