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什么是最浪漫的诗?
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去年今天这门,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去何从,桃花依然笑春风。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迷人、寻花问柳的心态。去年踏春路过农家院,一位年轻女子倚门而立,向我微笑,粉红的笑脸和门口的桃花相映成红,让我心醉。我想上前搭讪,但那女人躲在院子里,把一只手帕扔在门口。我急切地捡起手帕,在手帕上绣了一朵鲜艳的桃花,这让我心跳加速。又是一个春天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那个让我梦寐以求的小院子,一棵桃花依然绽放,小院子关上挂锁,扣上门环无人回答。看不到像桃花一样美丽的女人,我不知所措,不知何去何从。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写了一首诗:“去年今天这扇门,人面桃花相映成红。桃花不知何去何从,依然笑春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不同,不知庐山的真面目,只在这座山上。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白的头发对红妆。鸳鸯成双夜,一棵梨花压海棠。
三月三日,豆蔻花,一只虫子往里钻,满园春色关不上,一枝红杏出墙。
玉女楼阁巧妙梳妆,侧卧绣枕看鸳鸯, 春水涓涓细流溢出,两岸青草色荒, 小船摇曳荷间荡, 轻揉莲子散春香。
巫山云雨时休息, 鸳鸯结合头的效果。 揉花心花知颤, 水先流从未停止过。
紫烟罩红床,玉凤金龙梦高唐。连夜雨轻喘娇吟,天亮余音犹绕梁。
所谓浪漫,就是广义词。毛主席的:数浪漫人物,看现在。鲁迅先生:无情可能不是真正的英雄。为什么可怜的儿子没有丈夫?可以说充满了浪漫的浪漫。曾经沧海难为水,但巫山不是云。我住在长江的头上,你住在长江的尾巴上,你每天都在想你看不到你,一起喝一条河...这么多,很多。
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张先(990-1078、字子野)的“一树梨花压海棠”作品 。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妾,东坡调侃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白的头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指的是白发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一个“压”道无数未说的话! 清朝刘廷祺在《花园杂志》中写道,有一年春天,他去淮北巡视部属,“过宿迁民家” 到了“茅舍土阶,花木参差,径颇幽僻”,特别发现“小园梨花最盛,纷纭如雪,其下海棠一 株,红艳绝伦”,这一幕,让他“不禁失笑”地想起了一首关于老人纳妾的绝句: “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 扶鸠笑进鸳鸯帘,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和苏轼的意思一样。 原来“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老夫少妻的委婉说法,也就是“老牛吃嫩草”。
豆子来回答。浪漫这个词有多重含义。一是指男女情事;二是指天赋;三是指潇洒不羁。
“被翻红浪”看风流
首先是李清照的《丑奴》
晚来一阵风雨,洗尽了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妆。紫纱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晚纱厨枕凉爽。
浓夏黄昏雨后,我开心地梳妆,穿着轻薄的纱衣,冰雪的皮肤隐约出现。我笑着对郎君说,今晚的枕垫有点凉...
这首歌是在李清照结婚后不久,邀请丈夫的幸福小女人形象令人兴奋,华丽而不错。几千年来,只有李清照敢于把闺房的幸福写成诗,也能赞美几千年的奇怪女人。
说到浓诗艳词,怎么能不提刘永呢?我们来看看这首歌《蝴蝶恋花凤栖梧》。
蜀锦地衣丝步障。弯曲回廊,静夜闲逛。玉雕阑尾在新月。朱扉半掩人相望。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蜿蜒相偎。酒力逐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这个词很有名,被称为艳词典范,尤其是最后一句“酒力逐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堪称人间所有的欢乐。画面感很强,但不露骨,说明刘三变的选词技巧。
“我见青山”看风流
《贺新郎》辛弃疾
我已经死了。失望的生活,零散的交游,只剩下几个了。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什么,能让公喜。我见青山多迷人,料青山见我应该如此。情与貌,略相似。
一个人在东窗里挠头。想要渊明,停云诗,此时的味道。江左沈求名者,怎么知道浑浊的糯米。回头一看,云飞风起。不恨古人,不恨古人,不见我疯耳。认识我的人,二三子。
辛弃疾这个词,我一直认为是千古最浪漫的。虽然诗人年老体衰,感叹孤独,但话风一转,一句“我看到青山有多迷人,但我希望青山看到我应该是这样”,这是多么的骄傲,多么的自信,多么的自负!
“认识我的人,二三子。”稼轩之骄,不输李太白!
“一雨烟雨”看风流
东坡词,最爱这首歌《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的声音,何妨吟啸而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次烟雨让人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上斜照相迎。回首一向凄凉的地方,回去,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
“一雨任命”,说不完的宽大洒脱;“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生活的味道无穷无尽。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他自言自语道:“他经常被醉人推骂,经常自满,渐渐不为人知。”而超然的他,只是在贫穷、苦涩、不为人知的时候,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没有晴天,没有雨天,没有悲伤或快乐。
也许,苏轼的心境,也是我这一代人在当今嘈杂的社会中最好的灵魂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