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沉船里发现了哪些宝物
谢邀。
“南海一号”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1987年8月,“南海一号”古船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由于当时技术及资金问题,只能延迟研究。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度下水,对海底沉船进行细挖掘、细打捞,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
2015年1月28日,“南海一号”船舱内超过6万件的南宋瓷器重见天光,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
“南海一号”沉船里的宝物,在悦史君看来,主要有以下5种:
第一,金器
金器是“南海一号”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气派的一类文物,有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
其中,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不止。第二,瓷器
“南海一号”已出水的完整瓷器有上千件,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其中,现数千件,不少瓷器极具异域风格,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
第三,铜钱
“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铜钱已达上万枚。
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绍兴元宝。
第四,铜环
在“南海一号”装载的货品当中,出水的还有不少金属制造的商品,如铜环、铜珠等。
考古人员认为,这些制品只是经过初步的铸造或打磨,像铜环等上面并无花纹等装饰的痕迹,有可能是“南海一号”的船主将中国造的半成品运往海外进行深加工。
第五,铁器
“南海一号”船仓里面还有两样比较大宗的东西,就是铁锅跟铁钉,铁锅跟海水发生作用后,一摞一摞地变成了铁疙瘩;铁钉个体较大,二十多厘米长,铁钉都是拿竹篾进行包扎的,数量非常多。
目前,整体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被放置在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广东海上丝路博物馆,里面的水质、温度和环境都和其原来沉没的海底位置的环境完全一样。水晶宫特别建造了两条长60米、宽40米的水下观光走廊,墙体是由透明的亚克力胶建造的。虽然近在咫尺,游客还看不见船体,但可以通过视频看到现场挖掘、打捞文物等水下考古作业的情景。
为了保护古沉船的微环境。考古人员将采取逐层打开的措施,一点一点地发掘,整个过程估计需要10年左右。
应该说,未来还有很多惊喜等着我们发现!
很少有人知道,我国曾在南海打捞出一艘古代沉船,价值3000亿美元,差点被英国骗走,也差点被日本抢去一半!
这是一段坎坷往事,在我国南海沉船之前,就有英国人从我国南海盗捞了23.9万件文物,1986年就获利2000多万美元,吃过这次大亏后,之后打捞出的南海一号,在我国的大力保护下,这才没有被英国、日本的诡计骗走。
1986年,英国人迈克•哈彻通过佳士得公司,拍卖23.9万件中国康熙年间的文物,为什么此人有这么多我国文物?
原来在1985年,迈克•哈彻在中国南海盗捞出了一艘沉船,在捞出一大笔中国文物后,他通过某些手段,成功躲避了国际法规定的追溯期,之后以无主货物的形式,委托佳士得公司进行拍卖。
我国在知道此消息后,第一时间阻止拍卖会进行,但可惜没成功,所以我国有关部门,只能紧急派遣两位瓷器专家,携带3万美金前去荷兰参加拍卖会,希望能拍得部分瓷器文物回来研究。
虽然我国两位专家坐在第一排,拿到了1号拍卖牌,但在3天的拍卖过程中,每件拍品的成交价,都是报价的10倍以上,遗憾的是,最后我国并没有买到文物,因为价格太高了,但迈克.哈彻却因此获利2000多万美元,在圈子里被称为“最富有的探宝家”。
拍卖会结束后,我国有关部门感到十分痛心,并且立即提议要组建一支我们自己的水下考古科研机构,1987年年末,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终于正式挂牌成立。
1987年,两个英国人同样想一夜暴富,他们开始在图书馆中搜集大量史料,最后发现在18世纪末,一艘名为“莱茵堡号”的东印度公司船只,不幸在中国南海沉没,据传里面还有6箱白银。
具体地点大概在广东阳江海域,离我国海岸线太近了,他们不敢偷摸盗捞,所以两个英国人只能找到我国水下考古研究室,我国出于热心帮助,同意了合作打捞的申请,但我国吃亏一次亏,所以在协议中明确写明,合作打捞的只是“莱茵堡号”,其他沉船不得打捞,而且全程打捞工作必须我国监管。
经过一段时间的水下搜寻,终于在相关海域发现了一艘沉船,潜水员很快下水搜寻,结果捞出了一条大金链子,并且还有少量瓷器。
这些东西出水后,我国考古人员大惊失色,这哪里是什么“莱茵堡号”,分明是我国古代沉船,英国人还假装不知道,照常挖掘,我方立即阻止,并且严厉告诉他们,这是中方沉船,不在合作打捞范围内,请他们立即离开。
英国人眼看证据确凿,只能不甘心的离开,后来我方进一步研究文物,从几枚“绍兴通宝”与“政和通宝”的货币判断,这应该是一艘宋代沉船。
但以我国当时的水下打捞技术,还达不到打捞要求,所以只能封锁消息,可惜这事还是被日本知道了。
日本向我国提议,他们可以帮我国打捞这艘宋代沉船,但船上所有的东西,都必须要分给日本一般,我国有关部门在知道日本的提议后,想都没想就严厉拒绝了,我国的东西,岂能白白流到日本去!
最后我方决定,先派人保护相关水域,等技术成熟后再进行打捞。
这一等,就是12年。
2001年,我国水下考古中心在收到约200万的扶持资金后,迅速组建了一支水下考古小队,并且将这艘神秘沉船命名为“南海一号”。
2002年春季,我国进行尝试打捞,在仅仅4平方米的打捞范围内,就打捞到了约4000件陶瓷,此外还有铁器、铜器以及古钱,仅仅4平方米,就有如此多的文物,可想而知,整艘船所携带的宝物数量,该有多么庞大!
但因为沉船年代太过久远,如今已经十分脆弱,打捞难度非常大,按照一般打捞方式,我们可以将沉船在海底分解,取出宝物后,再把沉船部件分批运到岸上。
不过考虑到这艘沉船有800多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所以我国有关部门决定对其进行整船打捞!
经过多次水下勘测,船身长约41米,宽约11米,是一艘板凳船,受限于季风和气候影响,一年可水下作业的时间只有3~4个月,而且遗憾的是,当时我国也不具备整船打捞的技术,所以只能再等等。
2007年,有关部门斥巨资,打造了一艘具备4000吨起重能力的大型起重工程船“华天龙”号,首先我们在集装箱上添加了4000吨水泥,顺利罩住了“南海一号”。
接着插入36根钢梁,最后用“华天龙”号将集装箱吊起来,别看过程只有寥寥几十字,但工程量却非常浩大,总耗时长达9个月。
之后我国又花费1.5亿,造了一个可以安放“南海一号”的博物馆,此时,考古工作才刚刚开始。
“南海一号”沉船里发现了哪些宝物?
南海一号在海底沉没了800多年,船身仍然完好无损,一方面船身使用的是在水中非常经久耐泡的松木,另一方面是船只设计精妙,海底含氧量低,密封性好再加上周围淤泥的包裹,使得船身没有大面积腐烂,综合因素之下,南海一号才得以成功保存800多年,沉船本身就是宝物。
刚打捞上来的南海一号,总重量就超过了3000吨,其中有17000枚铜钱和170件套铜器,猜测这些铜器和铜钱的铸造有关,此外还有124件套银器、151件套金器,例如黄金手镯、戒指、项链等等
截止2019年8月6日,南海一号共出土了18万件文物,其中占据比例最高的是宋代瓷器,超过6万多件。
在众多瓷器中,除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制作的精品外,还有很多中东地区充满阿拉伯文化气息的瓷器,侧面说明海上贸易的发展盛况。
根据多位专家估值,南海一号上的宝物估值大概3000亿美元,大概2万亿人民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并且具有非常巨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当知道我国成功打捞出南海一号后,各国很多有钱人都想高价买几件回去珍藏,但我国态度坚决,南海一号上的所有宝物,全部禁止售卖,这是我们中国的文物,不可能流到外国去。
——END——
南海一号沉船的打捞是中国海上考古的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追述南海一号沉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宋朝,当时的宋朝海运非常发达,宋朝的中国科技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宋朝的瓷器以及很多商品也受到了很多欧洲人的追捧,宋代的船舶会载满满船的商品通过南海到达阿拉伯、非洲等地,在这些商品到达阿拉伯的时候会被阿拉伯的商人们转运到欧洲,以此大发横财。
南海一号就是当时专门运载宋朝瓷器的一艘大商船,可惜不料天祸突至,这艘大商船突然在广东阳江近海区域沉没到了海底,作为那个年代的一个历史见证,南海一号至此带着曾经的所有荣光被海水封存了起来,不受人力的损坏,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才重新映入了人们的眼中。
南海一号发现于1987年,当时中国的水上考古一片空白,所以是在跟日本方面合作之后才开始对南海一号进行了初步的探测调查的,国家的考古队为了不破坏南海一号的本身、完整的将其打捞出来,做了很多年的准备。
一直到了2004年的时候才着手小心清理南海一号中的文物,花费了巨额的金钱,修建了保存南海一号的储存博物馆以及专门的水晶宫,当做好了长时间的准备之后,在2007年的时候才终于开始把南海一号沉船打捞了起来。
国家在修建专门保存南海一号的水晶宫以及博物馆上总共花费了1.5亿元人民币,为了无损打捞南海一号也花费了将近1.5亿人民币的金钱,所以仅仅是打捞保存南海一号的费用就高达了3亿多元。
在打捞南海一号的当年就引发了很多的热议,这个时候人们对南海一号的总共价值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人大胆的估计南海一号的全部价值有3000多亿,或者价值可以比拟秦朝兵马俑之类的狂言,但也因此遭到了专家们的批驳。
就我个人的看法来说,3000亿元价值的说法就显得非常的不可靠,虽然说文物无价,但是总的来说也是有一个价格的,据专家们的打捞考古发现,南海一号里面有着非常丰富巨量的精品的瓷器,这些瓷器精美到可以在外国卖到10万美元的价格。
但是这样的瓷器在南海一号上足足有两三万件,虽然有着不少是有着一点破损的,但大多却还保持着完整,但是这些文物古董的价格是这样算的吗?难道南海一号里面的瓷器有这么昂贵的价值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子的,世间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古董只有数量的稀少才能被人把价格炒高,文物商人们才能以此获利,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的宋朝瓷器冲入市场的话,其中的价格就会大打折扣,价值会降低很多。
到时候有没有这么大的价值就不一定了,所以这就是最俗的判断方法,用钱来衡量,考古学家们的眼光和我们不一样,没有我们这么俗的眼光,他们看中的是南海一号上面的文化价值,他们花费了那么巨大的金钱就是为了探索曾经宋朝商业的繁荣,以及那个年代工艺的发展状况,这就是考古学家们所追求的文物价值。
南海一号中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是瓷器,接下来还剩下大多数的铁器也在海水的腐蚀下失去了重要的价值,南海一号中的金器、银器也有着不少,但总共来说也就才百来件,跟陶器相比起来是相形见绌的。
所以说这就是在南海一号上发现的宝物,这些宝物的价值并不一定高到了人无法企及的地步,但是这里面的研究价值却非常的值得国家在这里面花费什么庞大的金钱,现在为了保养南海一号每年所花费的费用高达了2000多万,虽然花费了这么多昂贵的金钱,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却是值的。
南海一号”的设计载重是200 吨左右。估计船上当时装有10 万件各类器物。“南海一号”装载的货物可谓异常丰富,其中包括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13000 件、金器151件、银器124件、铜器170件和铜钱17000枚。这些发现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想。
“南海一号”沉船是我国在1987年夏天发现的一艘南宋时期的货船。当时这艘船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南海域处,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年代最久,体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远洋商用货船。
2007年12月,中国成功将这艘充满神秘色彩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打捞出水。至此在海里沉睡了800多年的宝船终于横空出世,它的出水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首创的整体打捞工程获得成功。
随着“南海一号”的打捞成功,人们对这艘古船上出水的宝物特别关注,据悉这艘南宋古船是一艘装满货物的商船,当年在东南沿海港口装完货后,在行驶至南亚,西亚地区进行贸易交易的途中不幸沉没。船中装的货物主要以瓷器,铁器无主,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钱币,纸张,丝绸等物品。作为距今800多年的古代物品,每一件都相当的珍贵,因此说“南海一号”沉船现存的物品几乎都是宝贝。
截至到2016年1月,“南海一号”沉船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瓷器就达到13000多件,金器151件,银器124件,铜器170件,另外铜钱大约17000枚,以及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船木等。在这些文物中有很多被任为是特别珍贵的宝物,其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下面就把其中最珍贵的宝贝展示给大家。
南海一号出水文物(铜鎏金龙纹开口环)
南海一号出水文物(龙泉窑青釉印花菊瓣
纹盘)
南海一号出水文物(石制罗汉造型像)
南海一号出水文物(高脚杯造型砚台)
观南海一号,阅千年历史。南宋古船“南海一号”的发现,更加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古国的博大精深。
南海一号在出水前,水下考古工作者多次成功下水找到其位置。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东南位置20多海里处
1、在一次下水后一位水下考古工作者取下一块船体木头,上岸后发现木质保存比较好,用机械抓取水下样本后,用干净后,发现的第一件宝物那就是「国家宝藏」最近播出的一期,由岳云鹏(小岳岳)饰演船员的那一期,宋金项饰(由于这件金项饰长度达到1.7米有余,也猜测可能是一条金腰带)。现在保存于广东省博物馆。同时还有一些宋代瓷碗和瓷器的出水,这些一同拿到广东文物局鉴定后所有的人都不淡定了。
2、在没有水下考古经验的我们国家,历经千难研究出了水下整体打捞的方案,将这个巨型沉船成功打捞并入住了它的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在水晶宫游客可以清晰的看到沉船的全貌以及正在进行中的文物出水工作。在船舱里面还有很多码放整齐的瓷器等待出水。
船体在海底历经八百余年还这样完整和船体的材质也有关系,船木采用的是松木,松木本身就有抗水淹的特征。也和水下环境有关系,沉船后船体在水下而是多米水环境含氧量低,并且还覆盖了厚厚的淤泥防止了船体氧化腐烂。起到了很强的保护作用。
3、在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除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看到的展品都是南海一号所出,其中主要包括:铜钱,金饰、瓷器、铁器、锡器、动物骨骼、植物果实等
铜钱数额很大,金饰都可用精美绝伦,美轮美奂,完好如初来形容,在国家宝藏节目中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上传几个随手拍:
其中瓷器主要是来自福建泉州德化窑、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窑、福建磁灶窑。
在现在的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盖德乡“碗坪仑”古窑遗址发现的磁盘,瓷器碎片和“南海一号”沉船出土的德化窑很多都是相同形状甚至是相同的花纹。“碗坪仑”古窑址也因为南海一号的出土备受重视。现在的福建泉州德化县也还是外销瓷器的重要产地。
出水的文物大多数保存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这些宝物的主人究竟是谁我们无从得知,这些文物的出水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有重大意义,也填补了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空白。
2007年12月21日,中国成功打捞充满神秘色彩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这艘装载着数万件珍贵文物的“宝船”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后终于重见天日。它的安然出水宣告,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获得成功。
于1987年夏天发现的“南海Ⅰ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商船,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由于当地海域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采用传统的水下考古方法将文物一件件打捞出水,会在抽泥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破坏,并损失很多珍贵的文物考古信息。
中国政府对“南海一号”文物的考察和打捞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直至2003年,文物部门确定对这个装满秘密的古沉船实行整体打捞的方案,“南海一号”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洋考古项目,而如此大规模地整体打捞,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成为首创。
有人说,大船的偶然发现是上天注定要把它送还给今天的“礼物”。它承载着宋代繁盛海上贸易的荣光,体现出中国古代高水平造船能力,更带给今人重新认知和思考中国“大航海时代”的机会——八百年前,中国人就带着丰富船货并搭载着“异域友人”扬帆起航,探索世界,传递出泱泱大国的问候。
经测量,“南海一号”船体残长22.15米,最大船体残宽9.9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铁器为主,钱币亦有相当数量。
南海一号”是一条满载货物的沉船,从我国的东南沿海港口装货后,在前往南亚、西亚地区进行贸易活动的途中沉没于海底。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铁器为主,钱币亦有相当数量,纸张、丝绸等有机质货物可能已分解不存。截至2016年1月5日,总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标本2575件、凝结物55吨,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铜钱约17000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
从已发现船载货物的时代分析,铜钱中最晚年号为南宋早期宋高宗时期(1131—1162)的“绍兴元宝”款,而金页和银铤铭文都与国内出土的南宋时期同类货币一致,瓷器中的景德镇窑青白釉婴戏纹碗与江西出土南宋嘉泰元年(1201)“青白釉婴戏水纹碗” 南宋中期纪年瓷相同,酱黑釉和绿釉器物的大部分为福建晋江磁灶窑土尾庵、蜘蛛山等窑址的南宋晚期产品,部分器物也与南宋晚期的“华光礁Ⅰ号”等沉船出水文物一致,据此推测该沉船年代应属南宋中晚期(13世纪中早期)。
出土文物中最多的是瓷器。主要是当时南方著名窑口的产品,大部分源自江西、福建和浙江。金银铜锡和漆木器等其他发现也非常重要,金页、银铤上多有店铺名称、重量、地名等戳记,反映了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异常活跃,已延伸到海外贸易领域。
这反映出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异常活跃,且已延伸到海外贸易。“戒指、手镯、臂钏、项链等金制饰品以及金页、玉件、银铤、漆器等应属于非贸易性质的个人携行物品,说明船内可能搭载了一定数量的商人、旅客等。”“
南海一号是什么?
南海一号也叫“南海Ⅰ号”,是1987年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它的失事年代,约是南宋初期(约1160年代)。从1987年到2017年,共在船上发现了1.4万多件保存尚好的南宋瓷器、生活用品,还有2575件动植物标本,极具文物价值。
好在南海一号沉没得并不深,仅在水下23米处,但船身上覆盖的淤泥却近2米厚。
“南海一号:沉没点距海岸线只有18海里,所以还是沉没区域得还是比较浅的海域
在23米水下沉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
正在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 ,船长30.4米,宽9.8米,高3.5米(不含桅杆)。除甲板腐烂外,船身其他部分保存完好,全木质结构,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宋代沉船。
出水文物:
南海一号的出水文物中,陶瓷器具占绝大多数,有13000余件。如瓷壶、瓷瓶、瓷盘、瓷碗以及其他青白瓷器等。有来自景德镇的瓷器,也有出自浙江和福建的瓷器。
出水钱币的时期,在从北宋末期到南宋初年之间。
在船上还发现了不同时期的铜钱17000枚,时间跨度从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铅锡器53件、铁器11件、竹器13件、木器46件、漆器28件、石器25件。
考古学家认为南海一号是一艘商船,沉没于正在将中国出口的物资运往海外的途中。这些出口商品代表了当时很高的工艺水平。
德化窑 宋青白釉印花四系罐
德化窑 宋青白釉印花瓶
浙江龙泉窑系青釉印花菊瓣纹盘
“南海一号”沉船此前出水的南宋磁灶窑绿釉印花碟
“南海一号”沉船此前出水的南宋磁灶窑绿釉印花碟
色彩鲜艳的粗陶器
1987年出水的鎏金腰带
淤泥中的陶器
鎏金腰带
海上丝路
中国商船从广东等东南沿海出发,途经印度、埃及到达欧洲的罗马等地,将远东的商品运往欧洲,这就是古代的“海上丝路”。“海上丝路”和中国西北大陆的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两架大桥。
价值不可估量
打捞“南海一号”的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数万件来自南宋的珍品,还在于这些标本和实物所蕴藏着信息量。宋代是“瓷的时代”,北宋的6大名窑,现在多已找不到它们的踪迹。南宋时期官窑又发展发胎薄釉厚色泽鲜艳等特点。宋代也是中国瓷器出口激增的时代,从南海一号中发现的瓷器,为文献记载,提供了非常多的极有价值的佐证。
罗汉头型脸型像老外
一尊长度只有七八厘米、近乎墨绿色的石制罗汉造像(见图),人物表情和衣饰还依稀可辨,有趣的是头像鼻子特别挺直,头型脸型都像老外。
铜鎏金龙纹开口环
龙泉窑系青釉印花菊瓣纹盘
出水的砚台
2009年,挖掘出一个造型奇特的高脚杯状的砚台,该砚台与“南海Ι号”的年代相近。砚台长近20厘米,宽10多厘米,细心察看可以发现,墨池近似高脚杯形状,脚杯底部呈现出“鸡冠花”形状的纹饰。专家分析,这个充满浓烈阿拉伯红海地区特征的砚台,带有中西文化融合风格,也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印记。
南海一号沉船,一次举世无双的打捞行动,为的是一次跨越800年时空的对话。当我们真正面对这条沉船,我们才真正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的谜团。
出水文物:考古学者发现从南海一号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瓷器有许多都源自宋代最顶级的瓷窑,还有许多受到西方、阿拉伯文化影响的瓷器。
依照浙江日报于2016年4月8日的报导中,总计1980年代至2016年间的全部水下考古发掘文物共有14000余件、标本2575件、凝结物55顿。而陶器占所有文物中的最大多数,有13000余件,如瓷壶、瓷瓶、瓷盘、瓷碗以及其他青白瓷器等。种类繁多,且制作工法以及细致度皆十分地高,可见南海一号便是典型的宋代商船,且是航运于国际间的贸易船只。另外还有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铅锡器53件、铁器11件、竹器13件、木器46件、漆器28件、石器25件、铜钱约17000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和船木等。
南海一号:是一艘中国南宋初期(约1160年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的沉船,它于1987年最初被发现,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研究,由于其上装载有八万余件保存完好的宋代瓷器、生活用具等文物而极具价值。
南海一号沉没于水下仅23米深处,船身覆盖了近2米的淤泥,船长30.4米,宽9.8米,高3.5米(不包括桅杆),发现时,甲板已经腐烂,而船身其他部分尚保存完好,全木质结构(马尾松木,杉木),其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宋代船只沉船。
谜团:其一是沉船之谜,有人考察国外一些沉船事件后,怀疑南海一号是否也是因为超载而沉没。其二是出发地之谜,历史学家根据出水的瓷器主要产自景德镇、浙江以及福建,认为船并不是从广州出发,而是更北的福建泉州地区。其三是船所携带的历史信息之谜,南海一号的考古,很可能找回一段失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其四是船沉没的确切时间,因为船上发现了来自不同时期的钱币,时间跨越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竟然还有汉初的钱币。第五是沉船不腐的秘密,虽然不清楚沉没的具体时间,专家还是大致推断船沉没于距今860年前,一艘木质的货船在水下浸泡800多年而不腐烂。对于此,猜测可能是由于船体上的淤泥提供了隔绝氧气的环境所致。
争议:(一)发掘或整体打捞之争 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订定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最好的保存方式就是就地保存。然而,南海一号上面具有珍宝的消息已经传开,存于水下难以避免他人的觊觎。同时也难以清楚地厘清中国船只与海上丝路的关系。调查对曾经考虑过的方法曾有“分段拆解挖掘”、“逐件采取”、“围堰”等提案,经过多方争论,最后采用整体打捞离水保存至水晶宫中的“创举”。而之所以会采取就地整体打捞的方案之因不仅在于此法能够尽量将沉船于海中的环境尽可能复制,同时也由是广东地方学来的方法;其于节庆结束后,便把龙舟涂满泥浆再放入水中,明年端午时再直接取中。而南海一号整体取出之法也是基于先前的科学经验。
(二)整体打捞可能的负面因素与文化资产价值 尽管目前南海一号的状态在放置于博物馆后依然保存尚好,但这种方式却曾引来其他专家的批评,包括如何保存沉船在取出时如何避免破坏、南海一号在压力变化时如何保持、水体中微生物、温度、盐度的改变对船体造成的影响,以及采用人工方式长期保存的巨大成本等皆成为专家学者对此提出批评的原因, 且无人能够承担日后沉船若因保存失当而毁坏的责任。再者,南海一号经过媒体大肆炒作,在尚未厘清学术价值前,其文化观光价值便被吹捧抬升。考古学术价值与观光文化价值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可能让考古学术的成果因为非专业因素被过高或过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