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秘密是业内都知道,外行人却不懂常常被欺骗的
有什么秘密是业内都知道,外行人却不懂常常被欺骗的
魔幻定价的不锈钢保温杯
当年我在一家大型超市里当百货经理,有个送礼的人想买一个二百来块钱的不锈钢保温杯,包装好看一些的那种。我们货架上的杯子恰恰缺少那个价位的,理货员反映到我这里后,我决定下次进货时选两款杯子补上这个价位的空档。
PS:我们当时是经理负责制,一个部门的采购、销售和人员管理都由部门经理负责。
在一家浙江永康不锈钢制品厂办事处那里,我看中了一套礼盒保温杯,三个杯子一大两小,放在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里,看着非常高档,也非常适合送礼,于是我要了一箱货回来试销,标价240元。
没过几天,有三个衣着考究的人来逛超市,看中了那套杯子,然后就要求直接找总经理谈,我这个部门经理都不鸟,当时把老子吓了一跳,还以为质量监督部门暗访呢,合计一套不锈钢杯子还能有啥质量问题,于是赶紧安排副经理把他们领到楼上管理层。
过了一会儿,总经理、副总经理亲自陪着那三个人回来了,总经理的态度看起来挺恭敬,简单一介绍,原来是当地要开大会,需要给每位参会者提供一个纪念品,那三个人就是来选纪念品的,根据参会人数一共需要五百套,预算不多,但事儿很重要(懂的自然懂)。按照惯例,这种情况一般商家是很难赚到什么钱的。
领头的人告诉总经理,每套纪念品最高预算50元,就这套240一套的杯子,五百套,能行吗?
总经理面露难色,看起来他是想拒绝的,但对方的身份又让他没法拒绝,于是他将脸转向我,我明白他那意思是让我拒绝,或者让我使劲哭穷让他好说话。
我心里盘算了一下有了答案:可以。
总经理的脸色一变但没说什么,对方听了很高兴,和副总经理敲定了送货时期以及发票开具的问题,然后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又将他们恭恭敬敬送了出去。
他们刚走,我立刻联系那个厂家办事处,对方一听才要五百套,小意思,打个定金就能发货,送货上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刚挂了电话,总经理气冲冲回来了,指着我的鼻子就开始巴拉巴拉小魔仙:“你胆子也太大了,这么大的优惠你也敢答应,超出你权限了知道吗,赔的钱你自己补啊!”
实话实说,我当时是有点儿私心,怕拒绝了之后他们再去别的部门挑选纪念品,于是就斗胆直接答应了,要不是对方的身份特殊,总经理当时是可以取消我的权限的。
“赔钱?不赔钱,还赚不少钱呢”我把总经理的手给按下,冲他眨眨眼睛,这回轮到他惊讶了。
“这玩意儿你进货价多少?”总经理拿起一套杯子看了看。
旁边有顾客,我凑近他的耳朵说了一个数字:“32,还能再砍点”。
总经理瞪大了眼睛,虽然他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但他也没想到这玩意儿这么不值钱。
“你也太黑了吧,你定这么高的价格,能行吗!”总经理转怒为喜,嘴里还在“指责”我定价太狠。
“这算少的了”我拿起一个标价99元的不锈钢保温杯,小声告诉他:“这个进货价18元”。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后来一切顺利,而且,可能是因为那套杯子实在太过于漂亮,价格也特别实惠,后来其他部门开会时也有过来指定要那套杯子当纪念品的。
我们部门当时给不锈钢保温杯定价不是严格按照成本来的,而是按照缺哪个价位就定哪个价位来的,同样进货价20元的杯子,有的定价80元,有的定价120元,还有的定价160元。
不锈钢保温杯本身是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的,也不存在国外名牌就比国内强的说法,名牌和杂牌保温杯最大的差别是工艺和品控,原材料上的差异肯定有但没有标价相差那么大。
经常有人说:“哎呀,我在国外买的保温杯质量可好了,热水灌进去24小时之后还烫嘴”。
实际上,国外标价上千元的名牌保温杯,如果把牌子换成国内普通品牌,同样的杯子在国内卖可能只需要一半价格,再把商家利润、各种营销成本和人员成本去掉,厂家出货的价格可能只需要百八十块甚至更低。
所以,买这种保温杯,想省钱还想要质量好的话,最好的去处还是大型批发市场,最好是约几个朋友一起去,然后一起以拿货的名义买,不仅能现场挑现场看,还能享受批发价,当然,这个批发价和一次几百上千套那种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想在网上买,那就买国内普通品牌里的高档货,虽然那玩意成本价依然很低,但商品的质量和国外名牌相差无几,价格却低很多。
反正甭管有钱没钱,花高价买国外名牌不锈钢保温杯的行为,看起来都有点儿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