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著名经济学家陈人通教授在国际论坛上提到的品质旅游?
如何理解著名经济学家陈人通教授在国际论坛上提到的品质旅游?
陈人通教授在国际论坛上提到的品质旅游,是一种追求深度、体验与质量的旅游方式。它强调个性化服务,满足游客的特定需求,提供专业、人性化的旅游体验。
品质旅游不仅关注旅游过程的舒适度,更重视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深度了解和体验。同时,它也强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社区的福祉。陈教授的观点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整体品质。
旅游服务品质如何提升?
这些年,祖国的强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大小景点如雨后春笋,老的,新开发的,目不暇接。作为一名老旅游爱好者,针对提问,说一点看法,不对的地方,请谅解。
第一,管理部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第一道关。一个地方的旅游质量好坏,首先反应出来的就是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部门如果认真负责,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认真履行职责,严格的按照制度办事,教育从业者,让从业者知道,游客是衣食父母。对坑骗游客的严厉制裁,不能轻描淡写,对游客反应好的从业者,大力宣传奖励。就拿丽江打人事件来说,不只是伤害罪的问题,那件事后,丽江的游客减少了多少?这个损失谁来负责。
第二,教育是关键。各地的民风不同,说话语气,性格,热情程度也不同,这就需要当地的旅游协会和主管部门协作,对从业者的循环往复的教育,不能一朝一夕。我走了全国很多地方,总的看,服务质量好的还是多,但是确实有让人不愉快的人和事,三峡景区就不是太让人满意,具体哪里不好呢?也说不太出来,只是感觉服务人员说话态度生硬,影响旅游心情,也可能是我赶上了几个不太热情的人了。
第三,全国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加强暗访,对出现严重问题的地方,全国发出旅游警告,让这个地方有严重信用危机,这就是犯了错的代价。听起来好像说的重了,但是不这样,旅游乱象是不会断的。
第四,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门票价格的制定要合理。最可气的就是局景区内的旅游车票价,不知道是如何定的,几公里或是十几公里,多则上百块钱,少则几十块钱,且无论年纪大小,一律一样的票价。公交车为啥几块钱就能走很远,而景区就不行呢?可能有人说,景区是企业,那么公交公司不是企业吗?不是让你和公交车一样的票价,只是不能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