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能在2022年恢复吗?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入境人数同比明显下降,从2019年14.61亿人次下降到3.8亿人次,同比下降74%,回到30年前的水平。旅游出口经济损失达到1.3万亿,相当于2020年西班牙GDP收入。
虽然挑战巨大,但也将是旅游业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携程过去的数据,2018年至2019年海外订单数量迅速增长,但疫情爆发后,海外市场受到很大影响。如果疫情在未来几个月有所改善,国际旅游的限制有望逐步开放,海外订单数量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恢复,到2022年底恢复到2019年水平。
在疫苗接种进度和多国政策的推动下,全球旅游业最近显示出复苏的迹象,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旅游复苏仍然不平衡。
业内人士认为,旅游业对全球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各方应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旅游业更具弹性和可持续发展。
黄山景区游客爆满,如何防控疫情,提振消费?
清明节期间,黄山景区游客满座,这当然是景区所期待的,可以促进消费。当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生冲突时,会引起游客的担忧。如何纠正这种矛盾?
鉴于4月4日、5日黄山景区爆满,4月5日晚发布了《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景区开放的工作安排》,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虽然这些措施来得晚了,但毕竟是采取的,总比没有强。至少让游客看到进步。因此,还是要赞美黄山景区。
一、以景区为主的旅游业必须兼顾疫情防控,才能提振消费。不是如何兼顾的问题,而是必须兼顾的问题。
旅游业受疫情影响最大,迫切需要刺激和提振消费。然而,虽然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并没有完全消除。我们不仅要注重防止海外输入,还要防止内源性突发和反弹。因此,我们一点也不能放松。
虽然经济社会生活需要复工复产,但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绝不能放松疫情防控,以提振消费。一旦疫情反复发生,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是指数级的。
二、景区爆满,可喜,但疫情防控的“硬核”措施不可或缺。
景区复工复产或恢复开放前,地方政府有具体的疫情防控标准,属于“硬核”标准,不能灵活,更不能忽视。必须彻底执行,包括体温检测、绿码登记、公共设施消毒、佩戴口罩、防止聚集等。这些硬性规定是必要的防疫安全保障。
三、景区在服务游客欣赏风景的同时,也需要积极防控疫情。
除了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具体防疫要求外,景区还可以采取更积极、更积极的行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或科技力量,灵活采取更高效、更有用的措施,提高游客的通行能力、旅游体验、健康安全等,如网上预订、购票、云直播、优化运输能力、智能交通配置、客流引导等,最大限度地考虑游客的舒适性和疫情防控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实现景区与游客的双赢。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黄山景区清明节游客爆满,正式宣布关闭公园。2020年的疫情给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旅游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当然不仅仅是旅游业。目前国内疫情略显明朗,国际疫情却越来越严重。我有几个想法,国内旅游景点在提振消费的同时,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来保证疫情防卫的安全。
为了避免人数过多,我们不能像黄山那样估计人数。清明节假期限流2万人次仍然太高。景区官方对游客“免费旅游”的估计不足。虽然这是一项造福人民和人民的措施,但管理细节不到位。
首先,我们应该客观地估计流量限制的数量。客观估计后,实施日常预约。让游客在线预约,当天的配额满了,推迟到第二天,等等。一些配额留给其他省份的游客。第二,省内游客也可以实施各市县的错误高峰出行。第三,对老年退休人员实施非周无假期出行。指定一周的旅行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