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特产食物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是大理白族民间礼宾待客的一种重要的传统礼俗,历史悠久,早在唐樊绰《蛮书》就有记载“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饮茶习惯。从制作,到敬茶、品茗,有着一套颇为讲究的仪式,现多以融合白族传统歌舞形式呈现。细酌慢饮,宾主情谊,尽在茶中。
头道茶,经过土陶罐中文火的熏烤,香中带苦,故名苦茶。二道茶,配制时加入了核桃仁片、烤乳扇和红糖,味甜带乳香,故名甜茶。三道茶中放入了花椒、姜片、桂皮,集麻辣、香甜、茶香于一体,故名回味茶。大理白族三道茶,融进白族人对生活的解悟和智慧,“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意味余韵悠长。
大理酸辣鱼
在大理民间,几乎家家会做酸辣鱼,其味美鲜香、酸辣可口、百尝不厌,一直以来都是白族家宴上的主角以及待客的“招牌”。“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都煮进了一锅红红火火的期盼里。
大理酸辣鱼以洱海鲫鱼为主材,配以红椒、青椒、木瓜、杨梅或乌梅为原料,用土灶烧柴火煮成,有时还会放入土豆和豆腐作为辅料,满满的一盘“色诱”,酸、辣、鲜、香,令人食欲大开。
白族生皮
生皮,千百年来一直是大理白族群众最喜爱的民间菜肴和传统待客名菜,吃生皮的习俗相传始于南诏时期。所谓的生皮,就是在杀猪的时候,用稻草火烧去毛,故有“白族火烧猪”的美誉
生皮选材与制作都特别讲究,选取猪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为主料,用稻草或麦秸烧火将猪皮烤至表层发黄,然后用水洗净,以葱、姜、辣椒、炖梅等调料调制蘸水,生蘸而食。地道的生皮口感鲜嫩而没有腥味,辣中生香,许多游客吃第一次后就欲罢不能,也有人始终“望而却筷”。
乳扇
乳扇是以鲜牛奶为食材,混合食用酸浆使其凝固,然后拉抻如扇子形状的薄片,因而得名。牛奶的蛋白质分子在聚散之间,演绎出独特的风味,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卖”,指的就是大理的乳扇。
第一应该是大理乳扇莫属,接下来的特产排名就不分先后了,来大理,必吃大理手揉饵块,大理酸辣鱼,大理沙坝鱼,宾川海稍鱼,大理雕梅,巍山耙肉饵丝,巍山永建卷粉,大理生皮,大理冻鱼…以上这些都是大理这边特有的,每一样想起来都是让人流口水,希望题者都能尝试一遍。
大理早餐吃什么
饵块。
饵块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大理早餐,大理烧饵块的佐料非常的丰富,主要分为辣酱和甜酱,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可选择添加芝麻酱、肉酱、卤腐、花生米、豆芽、酸菜、韭菜等配料,里面还可添加热狗、油条、火腿肠、卤蛋等,丰富的馅料、多种口味搭配,根据自己的选择,每次吃到的烧饵块都别具风味。
稀豆粉从豆尖、新鲜豌豆再到豌豆粉,大理人竭力探求着豌豆的各种吃法。每天清晨,当一碗热气腾腾的稀豆粉滑下肚,尤其是下雨天的时候,浑身上下都会感到暖暖地。利用豌豆打磨成粉、调成糊状,上锅熬制后,香喷喷的稀豆粉便新鲜出炉了。一碗按照自己的口味,撒上葱花、花生末、小葱等,浇上油辣椒、芝麻酱、麻油等酱料的稀豆粉,便是很多大理人的日常了。通常,再搭配经典CP——油条,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鹤庆米糕香糯可口,甜而不腻,嚼在口中糯糯的口感可以回味很久很久……大多鹤庆人总会在清晨的时候吃上几块米糕。鹤庆米糕,制作精细,分干糕和水糕两大类。将大米泡软压磨成粉,加入薄荷、橙皮汁、红糖碾细,用细筛筛入甑子内,再用刀划成小块,用大火蒸熟后的即为干糕;在糕粉里加入少许糯米面,蒸熟之后再撒上红糖,以及芝麻和苏子的即为水糕。寓意步步高升,幸福美满,鹤庆的米糕老少妇孺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