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一学生觉得读大学没意思,想辍学去看看外面,请你提点意见,拜托了_年轻不舍得花钱旅游
有大一学生觉得读大学没意思,想辍学去看看外面,请你提点意见,拜托了
你好,我是一名刚毕业五年的大学生,现在从事教育工作,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坚持读完大学。
第一,大学很难考的,高中三年辛苦考上一个大学,现在放弃,太可惜了。现在的社会还是比较看重学历和文化水平的,现在出去顶多是个高中学历,在社会上选择的机会很少,除非你想创业,但创业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一个真实的例子发生在我身边,我上大学时候,有一个同学,比我们都大10多岁,他是第二次考上大学,因为他在之前读过一次大一了,起初觉得读大学好无聊,浪费时间,后来退学去创业,创业搞不下去了,就去打工,在社会打拼了七八年了,一无所获,还是觉得自己文化水平太低了,后来又回来参加高考,重新考了一次大学。
第二,珍惜大学这段美好时光。毕业后,我总是在怀年读大学的那段纯真,有一帮铁杆室友,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无忧无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尝试很多不敢尝试的事情,自由而宽松。可以为了考试和考证而整天奋斗在图书馆,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到处去旅行,感觉自己的大学空余时间很多,但又过得很快。
第三,自我修炼,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要相信要多的事情会很多,就看自己怎么度过吧,混日子还是自我提升。上面提到的我那位同学,一边兼职一边读完大学,他在大学做了很多的事情,过得很充实,可能是他出去经历过一次社会吧,所以喜欢考各种各样的证书,组织过很多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结识了很多很多的人。
总之,读完大学比现在辍学明智,且行且珍惜。
说说我的真实经历吧,我不仅大一这么觉得,我高中的时候就有这想法了,觉得学习无用,认为学到的东西很难转化成金钱,不知道为了什么去学,因此高考只考了个三本,但我也无所谓了,觉得上不上大学都可以,总感觉自己头脑聪明,能在社会上混出点名堂,所以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我去推销过酒,也摆过地摊,想靠着自己的小聪明赚点钱,认为这比在学校学习知识有趣多了,幻想着自己能在这些小生意上发光发热,最终做一个有头有脸的成功人士。但是现实与我想象的不一样,推销酒就不提了,一瓶没卖出去,谁会相信一个嫩头青高中生推的酒呢?摆地摊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想要占一个好的摊位就非常困难,很多摊位都早已被人家占好,而且默认一直就是他的,无论他今天出不出摊,都不能抢,否则容易被打。就算自己有了个好摊位,你会发现生意也不好做,不仅要和城管斗智斗勇,还要和现在的顾客搞心理价格战,最后基本赚不了几个钱,所以那年暑假我摆地摊很失败,虽然卖出去些东西,但整体是亏的。心里有点难过,想着还是去上大学学点东西吧,所以我也没打算复读,直接就上了三本,后来发现大学里学的东西也很无趣,完全学不进去,期间又闹过退学,我爸我妈还从老家赶到南京劝我,我当时也是听不进去,我记得我妈来的时候眼眶都是红的。他们为了让我读下去,直接说,我们只求你能毕业,不管你学的好坏,上不上课,毕业就好。我当时心也软了,就答应了。后来基本上打了四年游戏,因为我是2011年上的大一,那年英雄联盟刚开始风靡,这风一刮就是四年。大学四年基本每年开学都要补考重修,我到现在做梦,还会梦到我还有哪几门要重修,最后一路跌跌撞撞,好歹也是毕业了。因为三本的原因,工作也是非常普通,在一个国企当一线员工,要上夜班的那种,当时又开始幻想自己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然后一路高升,但是现实又给两耳光,虽然自己干的不错,同事也会夸我,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得到晋升,因为一个公司那么多人,晋升是需要熬时间的。况且就算得到晋升,自己还是属于生产岗位,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无论是面子上还是收入上都说不过去。在毕业后的两年工作时间里,思考了很多,逐渐意识到社会的层次性,开始发现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基本都是好的大学毕业出来的,虽然也有一些没上大学混的很好的特例,但我只从概率上讲,的确好大学的人更吃香。也是那一年我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有知识真的可以转化成金钱,学医的当医生,学计算机的当程序员等等。我看了太多公司里面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的社会价值等等,我当时告诉自己必须要学点真本事。后来,我辞职考研了,虽然没考上第一志愿,选择了调剂,学的软件工程,可能是我工作过两年的原因,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所以研究生三年基本没有白白浪费,卯足了劲的学,对了,我还是跨专业考的,本科学的是数字媒体技术,其实刚读研真的啥都不懂,可以说对这行一窍不通,但即便这样,我也把自己憋出来了,三年里学到了很多,也发表了论文,还取得其它一些奖项,今年六月份就要毕业了,又签回了原公司,但是岗位由生产杠变技术岗,不用上夜班,而是早九晚五,薪水也比原来高不少,如果不是通过考研的话,可能再干十年或者一辈子都进不了这岗位,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改变命运,找一个好工作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的理解也会变化,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信息。就像我现在回复完你的消息,我又拿起了手边的HTTP权威指南这本书,知识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