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景区游人爆满,疫情防控和提振消费如何才能兼顾

2天前 (03-03 15:42)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83826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67652
  • 回复0
楼主

黄山景区游人爆满,疫情防控和提振消费如何才能兼顾

今年清明与往年不同,风和日丽,春意盎然,闷了几个月的人们早已“蠢蠢欲动”,听闻黄山景区免费,再加上高速也免费,同时国内疫情貌似好转可控,可不?都拍马赶去!人们可能忘了海外疫情还在蔓延,目前确诊病例百万余,周边新冠病毒如群狼环伺,稍有松懈它就扑将过来。人们可能忘了还有不少无症状患者的存在,在如此高密度的人群中哪怕只有一例,无异于炸弹,后果可想而知!

有道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现这种局面,都是免费造成的,那为什么要免费呢?提振消费啊,以免费为手段来拉升经济啊,事实证明,目前情况下,急于提振消费、拉升经济,置疫情于不顾,只会事与愿违。据悉,黄山市相关部门已向社会致歉。

清明,是华夏儿女祭祖的传统节日,而全国各地陵园纷纷闭园拒客,为什么?想过了吗?居然还能如飞蛾扑火般的到如此密集的人群中,是我不能理解的!

愿你们平安!


黄山景区游人爆满,疫情防控和提振消费如何才能兼顾

这次疫情过后,为了尽快恢复旅游行业的活力,不少景点都采取了一定的促销活动,比如门票打折,对医务人员免费的政策,黄山景区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就推出了免门票优惠,再加上目前高速公路还是免费通行,致使大量游客涌入黄山,景区爆满。

其实不光黄山景区,在全国很多景区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在做促销活动的热门景区。

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切不可大意,但是为了提振消费,也不建议继续宅在家中,毕竟早晚都要出门的,如果就这样错过了这繁花似锦的季节,实在是可惜。目前出门旅游,我有如下建议:不出远门,出门尽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去热门景区,不去人多的景点。出门旅游的话首先自驾、短途旅行,尽量去自己熟悉的地方,和自己的家人、或熟悉的朋友一起出行,不建议现在就团队出行。旅游路线的话最好点对点,也就是每次只去一个地方,减少流动。如果计划出门远行的话,可以先做计划,待到防疫形势完全稳定下来再出行。现阶段,周边踏踏青,不美吗?

以上即我我的看法,您是否同意或者有其他看法?欢迎交流!


黄山景区游人爆满,疫情防控和提振消费如何才能兼顾

黄山景区游人爆满,疫情防控和提振消费如何才能兼顾

4月5日,黄山景区现场拥挤不堪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据了解,清明节期间,黄山景区迎来“报复性”参观,出现严重拥挤现象。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官微5小时内连发4条公告,称因景区限流2万,建议游客至黄山市其它景区游览。

3月30日,黄山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黄山发布”率先刊发推文,为清明假期景区开放预热。该文章提及,为提振疫后旅游市场,黄山市定于4月1日至14日针对安徽省市民开展为期两周的“江淮大地串门游”活动。安徽省市民凭本人有效证件可享受黄山市指定A级旅游景区门票免费、免预约优惠政策,其中即包括黄山景区。

众所周知,两个多月以来,面临疫情大考,旅游行业遭受重创,一些相关领域的中小企业濒临破产,一向拥挤热闹的景点也变得冷冷清清。随着日前复产复工按下“快进键”,黄山政府出台政策,对省内民众实行免门票、免预约参观,既体现让利于民的美意,又能够刺激旅游市场复苏,本该是皆大欢喜之事,但现实却是,因为限流一些民众被挡在景区外面败兴而归。

正如有网友所言,游客能挤爆黄山,也能挤爆其他名山。不管是黄山,抑或其他景区,只要疫情期间开门迎客,就必须做好相关配套和防疫措施。归根究底,旅游作为一种产品服务,除了在门票优惠上下功夫外,如何确保品质和人性化,有效满足游客的游玩需求,同时在特殊时期保障防疫工作落实到位,更是至关紧要的。

不久将迎来“五一”小长假,为避免类似状况重蹈覆辙,一方面,政府部门和景区有必要加强计划性,考虑景区最大承载量和接待能力,制定周密的开放方案,推行有利于秩序维护的预约制,对入园人数进行严格控制,有效提升游客进入景区后的旅游体验,同时强化服务保障,在社交媒体等平台实时更新园内游客数量,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游客提前规划线路、错峰错时出行;另一方面,应当采取防范措施,形成应急机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当地政府和景区要通过一系列的后勤举措,使广大游客“五岳归来还看山”,而不是“黄山归来不太悦”。

据了解,除黄山景区外,“江淮大地串门游”活动的多数景区尚有当前承载量50%以上接待空间,能够容纳大量游客。但由于缺乏提前知会,加之大部分游客早已制定节日出行计划,这一消息并不能对黄山景区及时分流游客起到实际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印证了提前制订方案的重要性。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战疫”,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积极向好,但连日来,一些地区仍出现零星散发和本土新增病例,这也表明当前尚不是全面恢复旅游业的最佳时机,我们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思想上不能放松。景区出现扎堆聚集、不注重防护,无疑就是“放松”的表现。各地人流密集性场所加强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对疫情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

疫情当前,安全仍应作为人们出游的首要考虑因素。踏春游玩不扎堆、不聚集,确保安全、理性、文明出游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黄山景区清明节假游人爆满,官方宣布闭园。2020年的疫情给中国及全世界的旅游业的一个重创,当然不止是旅游业。目前,国内疫情形势稍稍明朗而国际疫情形势却越来越严重。对于国内旅游业景区在提振消费的同时,釆取什么样的管理的措施才能保障疫情防卫的安全,我有几点想法。

为避免人数过多,不能像黄山那样估计人数。清明节假日限流2万人次,还是太高,景区官方对游客““免费游”心里预估不足,虽是利民惠民举措,但管理细节不到位。

首先,要客观预估了限流人数。客观预估后,再实行每日预约。让游客们实行网上预约,当日名额满了就顺延至次日,以此类推。每日限定名额中留出部分名额给其他省份的游客。第二,还可以对于省内游客实施各市县的错峰出行。第三,对老年退休人员实施非周未节假日出行。指定某一周出行也可。

很高兴回答问题。

目前国家疫情防控和提振经济同等重要,如何兼顾,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个人认为还是要在政策、管理和游人这几方面做好工作。

首先讲,疫情缓解,黄山景区及地方政府想尽快让处于困境的旅游业及时脱困,恢复提振消费,拉动或推进地方经济的主发点是好的,政策也是惠民利民的。也彰显了地方"两手抓"的决心和勇气。但在管理和措施上还存在不足,通过黄山游人爆满现象,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大多数游人虽在疫情期,但还是对安薇本省游人14天免费政策感兴趣,主要奔免费而来。突际是景区管理方对游人的数量、假期旅游形势的分析预判不足,更没想到会爆棚。再就是管理及措施上还不够精细、不到位,没有有效的防范,宣传不到位等造成的。虽然目前没有发现有感染病患,但后果是非常可怕的,一旦出现问题产生后果,可以说极其严重的,更是弊大于利。

我认为要想提振与防控兼顾,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是黄山景区、还有其它地方都要从此次"黄山人流现象"中吸取教训,避免即将到来的"五一"再出现类似现象。

一是在政策的推出上要慎重,考虑周全,即安全利民又带动经济,毕竟生命大于一切,人命关天。管理上要精细、科学,措施要完善到位,限流、错峰、分流、引导等多种安全有效的措施加以限制、管控。宣传上要广,利用现在网络媒体等多种平台方式宣传,力度要大,不但宣传景区更要提醒游人疫期自身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在疫情期、游人自身要有理性出行、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景区开放不代表游人任性放开,疫情缓解不是疫情结束天下太平,"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要流于口号,要牢记于心。真正理解健康与生命的意义,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要忘了几个月全国人民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艰难,要加强自律和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对家庭和社会要有责人感,要有负责的态度,严格约束自已,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的基本常识不要被忽视。

总之,要想防控与提振兼顾、双赢,不只是旅游业,全国的各行业都是如此,即需要好的政策、严格的管理,更需要游人乃至全民、全社会的理解配合与支持。全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严格防控、共同抗疫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和经济的复苏与振兴。

谢谢!

防控疫情,人们憋在家里两个多月了。

春暖花开,正是赏花、赏景的大好时机。

目前疫情有所减缓,黄山政府为了拉动旅游业,在省内实行了免门票。

这些吸引了人们,趁着清明假期,一窝蜂的往黄山跑去,不人满为患才怪呢!

我认为,黄山政府应该会遇见到这种人爆的现象。应制定些措施。

如,一:限制人数,限制老年人。(因疫情还没完全解除,老人体弱,容易感染。)

二:网上预定,超过不在接待。

三:免票有所限制,在网上发放。

五一,如能采取一些措施,可能会好些吧!(个人看法)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清明假期,黄山景区出现游客挤爆现象,并有游客摘下口罩游览景区。当天游客量达2万上限,导致安徽黄山景区紧急闭景区。

5日,黄山风景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当景区有2万人进入时便会闭园,采取限流措施。此外,还有工作人员在景区内维护秩序,若景发现游客摘下口罩均会上前提醒佩戴。

4月4日黄山游客

在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彻底结束情况下,疫情防控工作不能疏忽大意,可能一朝松,满盘皆输,很可能会引起疫情二次爆发。

在疫情管控这两个多月,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就连比较大的携程、途牛等都收到重创,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小型旅行社可能面临倒闭,政府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小企业采取补助措施,大企业增加相应贷款放宽措施,保证企业顺利度过难关。

在黄山这个著名景区,可通过优化运力调配,既保障疫情防控,又能提振消费,兼顾两者平衡才是最重要。

措施:

(1) 在保障疫情管控的措施上,适时采取交通调控措施,有计划分散车流,防止游客难以停车,出现拥堵。

(2)增加景区工作人员,在入口处高效通过“健康码+测温”及安检等必须流程,提醒游客按规定佩戴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继续强化疫情防控。

(3)优化运力调配,进一步增加换乘运力,增设软硬隔离设施,防止游客在个别时段、个别区域过于聚集。

(4)加强客流疏导,进一步优化预约措施,安排游客分时段抵达换乘中心,避免游客出行过于集中。同时加强信息发布,引导游客适时调整游览线路,到周边仍有容量的景区游览。

(5)保证安全距离,不要等游客爆满时再出手,景区采取多形式,设置大数据分析,早些研判,真正做到收放自如,进退裕如!

总之,在疫情未全部结束阶段,大家应该众志成城,不给国家添麻烦,合理安排假期休闲时间,合理游玩出行。

4月5日,黄山景区人头爆满的图片在各大平台上刷屏了,根据现场的图片看,不少人都没有带好口罩。虽说当今我国的疫情是渐渐缓和了,但是国外的形式越来越严重,也不能放松警惕。

想通过旅游来刺激经济,可不能走原来的那条老路了。

黄山旅游人数暴增,无非就是以下几点原因:

1.黄山的风景确实不错,明朝徐霞客就发出:“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感叹。

2.疫情将人们出游的欲望打压了数月,疫情缓和,人们的欲望就开始反弹。

3.当地政府推出的安徽省居民享受门票免费优惠政策。进一步刺激人们的出游心态。

其实以往每逢节假日,这样人挤人的场面都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尽管这样的出游体验不好,但是人们也愿意能够出门走走。但在疫情面前,这样的人挤人就会形成巨大的防疫压力。

万一,人群中有一个病毒携带者,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要想刺激经济,又想做好防疫,控制人流量就是唯一的办法。


1.实行实名登记预约。互联网时代,预约登记就是调控人流的最好的方法。像故宫、敦煌等景区,早就实行预约的政策,没有预约的人,就不能够享受到游玩的服务。而且在预约的页面中,做好相关注意事项的提醒。例如提前准备好健康码、防疫的注意事项等。

2.加大景区门口的人流调控。景区一般最拥堵的地方就是入口处,要做好分流措施,减少人员的聚集程度。

3.在景区中各个人流容易聚集的地方设置提醒,提醒参观的游客要带好口罩,保持好距离。

希望疫情尽早过去,让大家能够没有负担地尽情游玩~

我是@大颖颖于世,是个爱旅行爱分享的90后,如果想了解更多旅行的分享,请关注我哦~

黄山景区在清明假期期间,游人爆满当然是景区所期待的,可以提振消费,当又和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发生冲突,引起游客的担心,这对矛盾咋整?

针对黄山景区在4月4日、5日景区爆满,出现人挤人的现象后,黄山景区已经在4月5日晚发布了《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景区开放的工作安排》,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了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虽然来得晚了些,但毕竟是采取了,有总比没有强,至少让游客看到了进步。所以,还是要为黄山景区点赞。

一、以风景区为主的旅游业提振消费必须兼顾疫情防控。不是如何兼顾的问题,是必须要兼顾。

旅游业受到疫情的冲击最大,急需刺激、提振消费,但疫情防控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还不是彻底的消除。既要重点防范境外输入,也要防止内源性的突发和反弹。所以,一丝一毫也不能放松。

经济社会生活固然需要复工复产,但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决不能以提振消费而放松对疫情的防控。一旦出现疫情反复,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同样是指数级的。

二、景区爆满,固然可喜,但有关疫情防控的“硬核”措施不可或缺。

在景区复工复产或者恢复开放前,地方政府都有具体的疫情防控标准,这些标准都是属于“硬核”的标准,容不得变通,更容不得忽视。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包括具体的体温检测、刷绿码登记进入,公共设施的消杀、佩戴口罩,防止聚集等等,这些硬性的规定都是必要的防疫安全保证。

三、景区在服务游客游览赏景的同时,对于疫情防控同样需要积极作为。

除了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具体的防疫要求,景区同样可以采取更为主动、积极的作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或者科技力量,灵活采取更加高效、有用的举措提高游客的通行能力、游览体验、卫生安全等,诸如网络预订、购票,云直播,优化运力,智能交通调配、客流疏导等等,最大限度兼顾游客游览的舒适度和疫情防控的有效、可控。实现景区和游客的双赢。

0
回帖

黄山景区游人爆满,疫情防控和提振消费如何才能兼顾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